“好!”當張三百看了白廣恩的報捷文書,素來冷峻的臉上少見的出現了一絲笑容。
和平易近人的張順不同,張三百爲人冷傲,除了在妹妹馬英娘那裏以外,很少見他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
原來按照張三百的計劃,這一次準備引蛇出洞以後,視情況派遣騎兵或夾擊孫得功部,或“圍魏救趙”偷襲義州。
結果誰都沒想到,這一次白廣恩竟然能夠以同樣的兵力,大破孫得功及喀喇沁、土默特五部人馬,并斬其将,一舉打破了後金在遼西地區的部署。
本來互爲犄角的廣甯、義州兩個支點,如今卻有一處遭到了重創,一時間形勢大好。
想到此處,張三百不由和副帥楊國柱商量道:“孫得功已死,義州可下,不如你别領一支人馬,前去取那義州?”
“好!”楊國柱聞言點了點頭,感激看了張三百一眼。
本來後金在義州方向的人馬就不太多,如今又遭受重創,折了主将孫得功。
群龍無首,而剩下的喀喇沁、土默特四部早已經發揮遊牧的特長,溜之大吉。
如今義州城中隻剩下一些殘兵敗将,惶恐不安,等于白撿一個功勞。
“我給你五天功夫,一定要拿下義州!”張三百沉吟了片刻,又補充道。
“五天?”楊國柱聞言吓了一跳,頓時也反應過來這個功勞并沒有想象中那麽好拿。
原來從張三百出發之日起開始計算,如今已經過了整整十天。
而依照往常後金動員和行軍的速度進行估算,對方在得到消息以後的半個月,就會趕來增援。
所以,必須打這個時間差,以免等到後金主力趕到,功虧一篑。
若說正常情況下,義州自然是一鼓而下,但是,凡是就怕意外。
萬一有人死守不下,那就容易壞了大事兒。
“行,那我就在五天内拿下義州!”楊國柱略作猶豫,最終還是下定決心道。
從廣甯至義州百裏,光路上就要耗去兩日功夫。
也就是說,留給楊國柱的時間最多隻有三天。
如果他在這三天時間内拿不下義州,恐怕義軍就會面臨着腹背受敵的壓力,隻能無功而返,冒險撤回錦州了。
且不說張三百、楊國柱兩人如何計較,隻這一場大勝,頓時就讓原遼東總兵祖大壽吃了一驚。
“以同樣的兵力,大敗同樣兵力的孫得功等部?”祖大壽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一張老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他忍不住喃喃自語道。
“舅舅,這不能吧?”外甥吳三桂聞言,也不由面帶遲疑道。
“雖然說這七千人并非東虜,但是好歹也是廣甯降兵和鞑子”
吳三桂這話說的非常有技巧,根本沒有替前幾年祖大壽這大淩河城失陷的萬餘人馬。
但是,其實他們兩人都明白,在這些兵馬之中,肯定有祖大壽昔日麾下的兵馬參與。
然而,就這樣一支精兵,被人家三下五除二收拾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現在我覺得,咱們對舜王的實力有點低估了!”祖大壽搖了搖頭,無可奈何的承認道。
“不得不說長江後浪推前浪,老夫真是老了啊!”
“舅舅說哪裏話,我看您現在還是生龍活虎,幹國忠良。”吳三桂聞言不由連忙吹捧道。
“别的不說,就說這遼東巡撫、總督走馬燈似得換,哪個能如您這邊穩如磐石,抵禦外侮?”
“哈哈哈,就你小子嘴甜!”祖大壽聞言老臉也不紅,反倒爽朗的大笑道,“你們都是年輕人,以後你和張将軍他們多親近親近!”
“好說,好說!”不要看祖大壽這輕飄飄的一言,實際上卻代表着以他爲首的遼東将門對張順的屈服。
這種屈服并非心甘情願,隻是在他們深刻的認識到彼此之間實力的巨大差距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
政治是什麽?
政治就是你可以不喜歡我,但是必須屈從于我。
如果做不到,那就說明我的實力不夠。
很明顯,經錦州一役,不管以祖大壽爲首的遼東将門有多少心思,一時間也不得不暫時壓了下來,老老實實替張順賣命。
“張帥有令,命令你部繼續攻城!”就在舅甥兩人竊竊私語之際,早有傳令兵突然傳令道。
“末将領命!”祖大壽聞言連忙接了軍令,這次扭頭對吳三桂道,“這一次由你帶隊攻城,記得身着白衣!”
當然,祖大壽讓吳三桂身着白衣,不是爲自己戴孝,而是要出風頭。
戰場之上,刀劍無眼,故而衣甲多講究實用性,而不講究觀賞性。
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則不然。
一則,将領要穿的顯眼一點,以便和士卒區分,便于指揮打仗。
二則,如曆史上薛仁貴那本,故意身着白衣沖鋒,引起唐太宗李世民的注意。
顯然,吳三桂要效法的就是後者。
雖然說如今的張順并不在場,但是隻要能夠讓“國舅”張三百注意到,那麽效果也不會太差。
不多時,随着一陣陣鼓聲響起,果然隻見那吳三桂身着白衣白甲,一馬當先殺到廣甯城下,然後攀城而上。
張三百在指揮台上遠遠的見了,不由向左右問道:“這身着白衣者是誰?”
“莫不是‘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吳長伯乎?”左右戒道。
原來這吳三桂字長伯,故而被時人稱之爲吳長伯。
“哦?這人如此年輕竟遭受喪父之痛,披麻戴孝上陣,倒也可憐的緊!”張三百想起了自己和馬英娘的父母,不由感同身受道。
“呃”左右聞言一愣,這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家主帥把身着白衣的吳三桂當作“大孝子”了,一時間忍的難受。
“報~緊急軍情!”而就在張三百心下裏奇怪,準備問問怎麽回事之際,蓦地聽到一陣呼喊。
待他聞聲望去,隻見一騎飛奔而來。
“快,快呈上來!”張三百心裏一突,連忙下令道。
“将軍,我軍斥候剛剛打探到鞑子前鋒,疑有一支援軍從東趕來!”待到那斥候跌跌撞撞跑到跟前,不由連忙彙報道。
“什麽?”張三百聞言心裏一沉,頓時臉色難看了起來。
他千料萬料,萬萬沒料到後金援兵會來的如此之快,比他預計時間整整的要快上四五天。
而這四五天功夫,已經足夠決定一場戰争的成敗,數萬人的生死。
“将軍,要.要不要把楊國柱召回來?”“滿天星”張大受聞言不由提議道。
“不,不用了!”張三百猶豫了一下,最終拒絕道,“如今敵情不明,豈可朝令夕改?”
“既然鞑子援軍到了,我等就死守個三五日,又能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