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天下大亂,成則帝王之業,敗則割據一方,始皇據之以統天下。
故而張順方據河洛,便有觑視此地之心,奈何時機不到,不得已隻得派遣曹文诏、陳長梃兩位得力幹将,前去征讨。
誰成想數月無功,戰況陷入僵局。張順無可奈何,隻得顧不得身心俱疲,又率領麾下騎兵兩千及總兵王紹禹一營人馬,前往阌鄉察看戰況。
當張順趕到的時候,曹文诏正在阌鄉縣城歇息,陳長梃在一起前線主持戰事。
曹文诏便仔細向張順彙報了戰事經過和當前局勢。
古代用兵先談地利,諸葛武侯曾言:爲将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
而剛好阻攔了從河南至陝西通道的潼關便是“地利”。
自古以來,河南陝西之間的主要通道便是“崤函古道”,而立在“崤函古道”的雄關便被稱爲“百二雄關”或者“百二秦關”。
取秦地隻需兩萬人馬,便能抵擋關外百萬雄兵之意。
最早的秦關是位于靈寶境内函谷關,隻因後來黃河河道不斷沖刷,河道深切,河床裸露出來,在險要的函谷關一側出現了出新的通道,導緻函谷關險要不在。
以至于後來曹操爲了防守關西韓遂、馬超,不得不在陝西潼關縣北重新築關,謂之潼關。
其後也多有遷移廢止,但大概位置終究穩定了下來,并以此爲核心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這套體系第一道防線,便是從靈寶一直延伸的潼關跟前的函谷。
函者,箭囊也,後來又引申爲盛放東西的盒子。
而函谷“東自崤山,西至潼津,大山中裂,絕壁千仞,有路如槽,深險如函,故名”,其地險要可知矣。
張順自河南洛陽一路行來,雖然滄海桑田,昔日險峻多可避開。
他率領士卒能沿着黃裸露的河床西行,一路暢通無阻,仍然多見絕壁、大山,細細思來仍然不由汗流浃背、悚然而驚。
然而這才是開胃菜,過了阌鄉向西,潼關南依秦嶺,北臨黃河。
從東向西,南面溝原交錯,依次分别爲牛頭原、望遠溝、麟趾原、禁溝和鳳翼原。
從阌鄉向西,首先圖經的是夾在牛頭原和黃河黃巷坂。
黃巷坂全長五裏左右,和潼關所在地形極其相似。依舊是南依山,北臨河,道路極其狹窄,隊伍難以展開。
而在黃巷坂盡頭,在望遠溝和黃河交界處,剛好設置了一處險關,名之金陡關。
過了金陡關,進行沿河道前行,便遇到設在禁溝和通往關中平原的沿河道口處的潼關城了。
潼關主城“依山勢,周一十一裏七十二步,高五丈,南倍之。其北下臨洪河,巨濤環帶,東南則跨麒麟山,西南跨象、鳳二山,磋峨聳峻,天然形勢之雄”。
騎馬面積比城周八裏三百四十步的洛陽城還要大上一圈。
從明洪武年間開始,便在這裏設置了潼關衛。按照定額,當有五千六百人在此地駐守。
雖然如今衛所制敗壞,衛所兵多不堪用。
可是如今陝西總兵左光先率領萬餘精銳守城,又有潼關衛佐之,實在難以輕易攻克。
張順沉吟了片刻,又追問道:“可否繞道而行?昔日魏武潼關戰馬超,又如何克之?”
曹文诏來到此地以後,早已經考察地形,問詢向導,對此爛熟于心。
他便沉聲應道:“潼關依山臨河,爲天下之險。”
“其南可破金陡關,走望遠溝,翻過麟趾原,經禁溝繞道潼關之後。”
“奈何禁溝之中早設十二連城,居高臨下,攜險阻行。昔日黃巢率衆繞此道,前後夾擊以破潼關。”
“其北金陡關與潼關之間,有渡焉,謂之風陵渡。”
“昔日魏武于此地與韓遂、馬超對峙,私下卻派徐晃率精銳偷渡蒲坂。”
“及徐晃渡河成功,魏武遂從此渡口渡河向北,從蒲坂津以入關中也!”
“哦?”張順聞言一愣,原來《三國演義》中被殺得割須斷袍的曹孟德,打關中諸将打的如此幹淨利索嗎?
從張順角度看了,這明顯是一個典型的聲東擊西的戰術。看了看演義小說學曆史,還真不可取。
他不由奇怪道問道:“不知曹将軍可否聽過楊過之名?”
“什麽楊過?”曹文诏一愣,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好吧,看來你是不知道什麽叫“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張順如何也沒有想到,前世武俠小說的名場面,實際地點居然就發生在戰場河對面。
閑話少叙,張順聽完曹文诏的彙報以後,臉色也有幾分不好看。
既然曹文诏将以南以北兩個戰例都提了出來,想必也有試過了,也沒能取得戰果。
那怎麽辦?難道就要無功而返嗎!
時間,時間,義軍急需要穩住腳跟的時候!
一旦朝廷喘過這口氣,四面圍攻,張順不相信自己僅憑這點人馬能夠守住河洛根基。
張順思慮了良久,正要決定去前線看看戰況進展,再作決定。
剛好聽到有士卒來報道:“張都督聽聞舜王到了,特意前來拜見!”
“哦?有請!”張順且把此事放下不提,姑且見見張都督一面再說。
不多時,張都督帶着幾個人風塵仆仆的趕了過來,雙方草草的見過禮以後,張順正要客套幾句。
不意張都督開口就道:“張某無能,率衆來此地多日,萬斤紅夷大炮屢鑄屢敗,難以爲繼。”
“我記得當年舜王縱橫山西之時,亦破善鑄炮。某特意厚顔趕來問詢,期望舜王能提點我一二。”
呵呵,我當時也是個二把刀,能有什麽建議與你?
張順苦笑一聲,本意要拒絕。可是他轉念一想,從義軍大破河南巡撫傅宗龍和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朱大典以後,望開封府興歎。
到如今頓兵于潼關堅城之下,明顯義軍攻城技術急需提高,不能再視若無睹了。
他便點了點頭道:“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本王雖然亦不擅長此事,不過也當前去察看一番,看看能不能出點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