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闖将”黃來兒以前邢氏主内,自己主外,一心隻管作戰打仗之事,營地之事沒有操心過半分。
如今邢氏過世了,黃來兒在外面照舊忙碌,不曾顧及過武安營地諸事。哪裏想到,回到這裏以後,竟是物是人非,自己以前沒有管理過的問題,一個個冒了出來。
以前邢氏在營地當家,無論物資采買,還是進出賬目,皆井井有條。如今“闖将”問詢起來,才發現一個頭兩個大。自家營地之中,赫然米面短缺,果蔬肉蛋,或有不足,或有腐爛,一時間竟然湊不出招待客人的宴席來。
“闖将”黃來兒聞言大吃一驚,連忙暫且辭别了二當家“紫金梁”和張順等人,自己親自帶着侄子“一隻虎”前去查看。
結果到了庫中,發現果然隻剩下幾十袋糧食堆在一角,有部分布袋還被老鼠啃爛了。再說果蔬,本來時置冬季,十分緊缺,僅有的一些也放的幹巴巴的,是否黴變,爲未可知。好在還有幾條火腿完好無損,勉強可以入口。
沒有辦法,“闖将”隻好命令廚子将這些米面收拾一番,一并做了給麾下士卒填飽肚子,其餘果蔬、火腿撿好用的一并用了,先做出幾樣菜來,應付個臉面。
然後,命令侄子“一隻虎”趕快帶人下山,不管偷搶拐騙,速速尋一些食材來,以便讓二當家及張順等人吃飽吃好。
“闖将”黃來兒忙活了半天,才焦頭爛額的跑了回來。結果發現二當家“紫金梁”和張順正面面相觑,盯着桌子上的飯菜。
“闖将”連忙勸道:“吃吃吃,大家不用客氣!來到我黃來兒營地,就當是自己家一樣!我營中諸事繁忙,兩位何必等我下筷?”
黃來兒忙碌了半天,自己也是餓了,言畢便準備下筷吃上兩口。張順見他也是不知,連忙攔着了黃來兒道:“黃兄或許不知,剛剛我聽二當家說,這開席卻是有一番忌諱!”
“自古以來,好事成雙,不成單。這擺下三個菜,俗稱‘斷頭菜’,隻有那殺頭之人,才是如此待遇,還是等主廚再上一個菜,我們再開吃!”
“闖将”黃來兒聞言一驚,原來還有這般道理。他仔細想想自己之前打入大牢,似乎也曾吃過類似牢飯。幸好當時邢氏帶來其他義軍将自己營救了出來,感情這就是傳說中的“斷頭菜”啊。
“闖将”黃來兒聞言連道失禮,說道:“黃某卻是孤陋寡聞了,原來還有這般說道。”連忙又使廚子再上來一個菜。
那廚子無可奈何,急忙把火腿片下來一塊煮了,然後用刀細細的切成片,點了點香油,作爲涼菜上了桌面,衆人才舉杯吃喝了起來。
不管好賴,好容易衆人吃飽喝足,“闖将”黃來兒松了一口氣,暗道:終于蒙混過關了。
結果休息之前,那二當家“紫金梁”醉醺醺的對張順說道:“這黃來兒算不得好漢,竟然如此摳門!”
“此話怎講?”張順雖然對這頓飯菜不甚滿意,好歹也不會上綱上線。
“這席面講究八涼八熱,葷素搭配,雞魚肉蛋樣樣俱全。今天這席面是東拼西湊,十分湊合,可見是心疼咱們吃喝。明日一早,我便離去,不在打擾此人清淨。”
張順聞言,心道确實是這個道理。他記得前世就有這樣的人,不歡迎客人入門,就故意招待不周,以便趕人。他也連忙答應道:“二當家所言甚是,我也頗爲擔心那西山營地,明日我也一道辭行,且回營地看看。”
兩人商議已定,第二日便聯袂拜訪“闖将”黃來兒,言稱今日有事,不便久留,山高水長,後會有期!
“闖将”黃來兒熱情的留了他們半天,結果見他們真心離去,才勉強答應了。
于是二當家“紫金梁”西去,趕往黎城縣營地,張順北歸,前往臨城縣西山營地。
張順行了兩日,到了西山營地。駐守營地的張慎言連忙親自迎了出來,見到張順便說道:“将軍,禍事矣!請入營詳談。”
張順聞言心中一個咯噔,張慎言爲人持重,一般不會當衆說出如此動搖軍心的話來。他連忙進了營地,将麾下人馬安排妥當,帶着手下将領、幕僚相會于中軍大帳,問道:“亞父,此話怎講?”
張慎言連忙将事情原委娓娓道來,原來猛将曹文诏入晉以來,一路擊潰五台、盂縣、壽陽等地義軍。
這時候宣大總督張宗衡和山西巡撫許鼎臣已經從京師返回,爲了避免再出現類似義軍騷擾京師的情況,山西巡撫許鼎臣任命曹文诏駐守平定州,防守太原東部;張應昌駐守汾州,防守太原西部。山西巡撫許鼎臣自己則帶領人馬駐守太原,以便策應他們兩人。
這平定州不在别處,正在臨城縣以西。其下轄的樂平縣正與臨城縣接壤。頓時,張順的西山營地就危險了起來。
這曹文诏的名聲,張順在後世也略有耳聞,隻是前番打敗了略有耳聞的盧象升、左良玉,張順也有點膨脹起來,便問道:“這曹文诏好大的威名,與盧象升、左良玉比起來又能如何?”
張慎言沉默了一下,老老實實的說道:“盧象升文人也,首次領兵,我不知其深淺;左良玉谄媚之徒,不過是侯恂門下雜役而已,如何比得上身經百戰?”
“此人本在遼東從軍,積功升爲遊擊将軍。後來多次與北虜作戰,立了大功而升遷。等到陝西民變不可制,便奉诏帶領關甯軍前去征讨,斬殺義軍頭領不計其數。因此,威名赫赫,将軍萬萬不可小視此人。”
張順一聽,頓時也頭皮發麻,連忙問道:“諸位以爲如何?”
張順麾下幕僚、将軍頓時或言戰,或言守,或言避,不一而足。張順幹脆一言而決道:“官兵勢大,曹文诏或浪得虛名,宣大總督張宗衡、山西巡撫許鼎臣算算時間,也該差不多返回到山西了。我等若是死守此地,恐怕官兵一旦來攻,我等無力對抗。”
“不如我等棄了這處營地,返回山西,繼續和二當家‘紫金梁’合營,也便大家有個照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