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弘治皇帝和劉晉都早早的起來,住的酒店也是黃浦江旁邊的黃浦江大酒店。
“嗚嗚~嗚嗚~”
早上的時候,黃浦江上面的汽笛聲就響個不停,這也是讓弘治皇帝非常的好奇。
“走,去岸邊的碼頭看看。”
連早飯都還沒有吃,弘治皇帝新一天也是元氣滿滿, 直接帶着劉晉就往碼頭邊走去。
“好濃的魚腥味啊。”
還沒有到碼頭,劉晉就聞到了濃濃的魚腥味。
等到了碼頭的時候,這才發現,碼頭這裏是熱鬧非凡,大量的魚販子們或是駕駛四輪馬車,又或者是開着三輪摩托車, 還有的騎着摩托車、自行車前來這裏收魚, 而碼頭這裏一艘艘漁船也是忙碌無比,一筐筐的海貨不斷的被運輸下來,将碼頭給擺的滿滿的。
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墨魚的數量最多,一筐、一筐的,大黃魚和小黃魚看起來金黃、金黃,色澤非常的豔麗。
除了這四種魚之外,螃蟹、蝦、石斑等等之類的各種各樣的魚也是非常多,種類很多,看得人眼花缭亂,也隻有他們這些專門做海魚生意的人才能夠辨别出來,知道每種魚的價格。
“大黃魚、大黃魚了!”
“10筐起價了,10筐起價了!”
漁船的船長指着一堆疊放起來的大黃魚不斷的喊道。
可以看的出來這些筐子全部都是标準的筐子,大小都是一樣的,所以一筐能裝的魚都是差不多,變化不大的,他們這些漁民自然是沒有時間一筐筐的去稱,碼頭這裏到了時間點就要讓出來給貨船的,時間很緊, 都是通過競價拍賣的方式來出售漁獲。
像大黃魚這種普通貨,它并不值錢, 很便宜,三四文一斤,一筐一般能夠裝100斤左右,也就是300文到400文之間,10筐大概就是3000文到4000文之間。
當然了,那是零售價來算的,在這裏要更便宜,一般都隻能夠賣2文錢。
這東西産量大,貨源足,當然消費者群體也特多,大家都喜歡吃,便宜啊,大黃魚的肉質又極其的鮮美,不會比其它的海魚差,放在後世,大黃魚的價格都已經抄到天價了,一般老百姓都吃不起了。
當然, 那也是因爲後世過度的捕撈導緻漁業資源枯竭,大黃魚的數量銳減, 所以才會物以稀爲貴。
現在大明就不一樣了,漁業捕撈剛剛起步也沒有多少年,20年都還不到,再加上捕撈也遠不如後世的發達。
故而大明的漁業資源是極其豐富的,特别是全世界的四大漁場全部都掌握在大明帝國的手中,讓大明人有着吃不完的海鮮和漁獲。
“2000文!”
伴随着船長開口,立即有人舉手競價道。
“2100文~”
“2200文~”
很快也是有兩人仔細的看了看漁獲之後也是開口道,多加了200文,但之後就沒有人再出價了。
大黃魚這東西,産量太大了,淞滬的消費能力就那麽多,2200文已經算可以了,再高搞不好就虧本了,賺的少了。
一筐筐的漁獲通過競價的方式不斷的被買走,旁邊的四輪馬車、三輪車等等之類的也是迅速的帶着一筐筐的漁獲離開。
他們要趕着送到菜市場或者是專門的售賣點去賣掉。
這個時代沒有冰塊,魚要講究一個新鮮,所以一切都要争分奪秒,趕在大家早上買菜的時候将這些漁給賣出去,這樣才不會虧。
到了中午的時候,價格就買不起來了,一旦拖到了晚上,這魚就會臭掉,到時候就隻能夠扔掉了。
普通的漁獲價格便宜,但銷售很不錯,大家也都默契,你出價了,其他人就很少去競争。
但是遇到一些珍貴的漁獲,那競争就相當的激烈了,有專門做海鮮的酒樓來這裏購買,他們是最願意出價的,隻要遇到昂貴、稀有的漁獲,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出價拿下來。
有時候酒樓裏面就靠着這些招牌菜來經營的,貴也要拿下來,反正賣的也不便宜。
一筐又一筐的漁獲不斷運下來,仿佛漁船裏面無窮無盡一般,船長一邊競價也是一邊笑的合不攏嘴。
也就是這裏離天津太遠了一些,這漁獲要是運到天津去,那價格還可以更高,京津地區也是漁獲消費的最大區域之一,哪裏沒有什麽大型的漁場。
不像淞滬這邊靠近世界級的舟山漁場,漁獲極其的龐大,吃不完的海魚,價格也就便宜。
“這船應該都裝滿了吧?”
弘治皇帝看着碼頭出這裏的熱鬧景象,也是摸着自己的下巴說道。
“肯定是裝滿了,不然哪裏可以像這樣一筐又一筐的不斷運出來。”
劉晉點點頭說道,這個時代的海洋捕撈業才剛剛興起沒多久,漁業資源是極其的豐富,這出去一趟,裝滿一船應該不是什麽難事。
要知道即便是在渤海之中捕撈,收獲都可以滿滿的,更别說這淞滬靠近舟山漁場了。
“老闆,收獲不錯嗎?”
弘治皇帝來到漁船船長的身邊,笑着問道。
潘老大本來是不想理會弘治皇帝的,沒看到自己正忙着賣漁獲嗎?
哪裏有空理你。
但是再看看弘治皇帝的氣度和身邊數量衆多的仆從以及一旁的劉晉,頓時就知道自己這是遇到貴人了,态度也是立即變了。
示意自己的助手來拍賣漁獲,自己則是笑着說道:“回貴人的話,還不錯,每次出海都能夠滿載而歸。”
“每次都能夠滿載而歸?”
弘治皇帝很是驚訝的說道。
“聽您口音是京城人吧,京津地區這邊的漁獲啊主要是靠渤海灣和黃海,雖然也算不錯了,但是遠沒辦法和我們東南的舟山漁場相比。”
“我們的舟山漁場是天下第一漁場,随随便便的去裏面捕撈都能夠撈一船魚回來。”
“哪裏的魚幾乎是無窮無盡,多的時候,整個海面上都是跳躍起來的海魚。”
潘老大看看弘治皇帝說道。
“天下第一漁場?”
弘治皇帝頓時就來興趣了,這天下第一還有自封的啊。
“對,我們舟山漁場就是天下第一的漁場,産魚量非常大,魚的個頭也很大,你們看看,我這捕撈回來的魚可都是大魚,我們用的漁網空洞都很大,爲的就是隻捕撈大魚,放過小魚。”
“舟山漁場這裏一年捕撈上來的魚超過4億斤,算下來,足夠我大明1萬萬人每人吃上兩斤多魚了。”
“而這還是因爲我們現在約定俗成,使用的漁網必須要留有足夠大的空洞,同時每條船每天隻能下水一船,每月下水不超過20次,全年必須要有2個月的休漁期的情況下。”
潘老大給弘治皇帝算了算舟山漁場的漁獲說道。
“一年捕撈上4億斤?”
弘治皇帝一聽,也是微微吃驚,這個數量可是相當的龐大了,這足以養活上百萬的人口了。
一旁的劉晉倒是聽出了其它的意思。
沒想到這個時期的人對自然資源竟然還有如此強的保護意識,大家約定好捕撈的次數、時間,還有休漁期一說。
想想後世,舟山漁場的資源逐漸枯竭,這跟肆意捕撈是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也是跟環境污染有關,導緻舟山漁場的資源不斷枯竭,最後無魚可捕。
再仔細相想,其實也是跟這個時代的技術和條件有關系。
這沒有冰的時代,漁獲就要迅速的賣掉、處理掉,否則就會虧本,再加上大明現在的人口稀少,還分布廣袤,這捕撈上來的魚也賣不出太高的價錢。
這些漁民們捕撈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
别看這個潘老大一早上的将這些魚都給賣出去了能夠賣到上百兩銀子的,可是這船出海需要開支,碼頭足以停靠需要費用、船員的工資等等,這些開支算開的話,賺的錢其實也并不是很大。
後世就不一樣了,人口稠密,消費市場旺盛,海鮮價格居高不下,海洋捕撈獲利頗豐,也就催生了大家肆意的捕撈,絕戶網都用出來了,也不顧禁漁期的禁令下海捕撈等等。
最後也就是慢慢的海洋之中的漁業資源越來越少,大家都沒有魚捕,而海鮮的價格又越來越高。
“我們大明的漁場啊,第一的肯定是我們舟山漁場,其次就是我們大明北面的千島漁場,哪裏的漁獲也是非常的多,但遠離我大明本土,運輸不便,運過來的時候都已經臭掉了,所以大家都不去哪裏捕魚,也就是倭國有人去哪裏捕撈,然後運到倭國去賣。”
“另外聽說黃金洲這邊的北境漁場,漁業資源也是非常的豐富,不過他們那邊都是将魚做成鹹魚來賣,價格便宜,都是冷水魚,肉質是極其的鮮美、魚刺還少,也是很不錯的。”
“真正賣鮮魚的也就是渤海漁場、黃海漁場和我們舟山漁場了,離本土近,消費市場大,聽說南洋這邊的海魚也很多,多各種各樣的大蝦,另外海外澳洲這邊的鮑魚和南非的鮑魚也是很出名。”
潘老大見弘治皇帝感興趣,也是滔滔不絕的講起大明的漁場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