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什麽吵~”
這時,從糧鋪當中走出一人,看起來像是這個糧鋪的老闆。
袁楷看了看四周,很快目光就鎖定在了陳信的身上,周圍都是一些農人,一看就知道,唯獨眼前這個陳信,絕對不是農人。
“在下袁楷,是這間糧店的老闆,不知道先生尊姓大名?”
身爲商人,袁楷眼力勁還是有的,而且做事的原則是不輕易得罪人,所以很有禮貌的向陳信問道。
“陳信!”
陳信微微點頭,然後淡淡的說道。
“不知陳先生來我店這裏是有何指教?”
袁楷仔細的想了想,也沒将陳信和遼東布政使聯系在一起,他畢竟隻是一個小糧商,還接觸不到陳信這樣的封疆大吏。
“我問你,爲何你們這些糧商将糧食的價格壓的如此之低,這五石糧食才隻賣一兩銀子,這樣的價格,我可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陳信毫不客氣的問道。
“我看先生也是貴人,想必應該是經常會看報紙的吧。”
被陳信質問,袁楷也是不慌不忙,反而反問起來。
“每天都有看。”
陳信點點頭回道。
“那貴人想必也是應該知道,今年我大明不僅僅是我遼東迎來了大豐收,我們大明東西南北,海外海内,幾乎都迎來了大豐收之年。”
“遼東、南洋、河南、北直隸、山東、江南,甚至于連兩廣都迎來了大豐收,每一個地方的糧食都多到吃不完,這糧價能不低嗎?”
“五石麥子一兩銀子,這絕對不是我們這些糧商故意壓低價格,而是市場就是這個價格,這還是我們遼東的麥子,是上等的好麥子才能夠賣到這個價格。”
“如果種的是番薯、土豆、玉米這些黃金洲過來的粗糧,十石都賣不到一兩銀子,這些東西,現在到處都是,吃都吃不完,很多地方都用來喂豬了。”
袁楷令人拿出了幾份報紙,然後指了指報紙上面的一些地方說道:“這位,請看這裏,這篇報道是關于南洋地區的。”
“上面詳細的說了,在南洋的交趾、象林、南洋等幾省,今年的水稻大豐收,産量非常高,在南洋這邊,一兩銀子都可以買到差不多七石的稻子來。”
“因爲谷物的價格實在是太低了,以至于很多種植園主都表示,明年會減少水稻的種植,擴大甘蔗的種植,今年甘蔗的價格雖然有所下降,但是相比起種水稻來,依然還是更劃算。”
“還有這篇是關于西域和河中地區的報道,今年雖然是第一年移民到西域和河中地區,可是這兩個地方依然開墾出了大量的田地,迎來了大豐收。”
“上面報道說,西域和河中地區種出來的糧食足夠西域和河中地區這邊吃上五年,不僅僅不需要再從我們關内運糧食過去,甚至于他們的糧食還多到可以去和那些牧民換牛羊馬匹。”
“這篇是關于琉球島和瓊州島的報道,瓊州島以前都是瘴氣橫生之地,糧食産量很少,但是現在,瓊州島這邊不僅僅有大量的糧食外賣,而且冬天的時候還有大量的蔬菜、水果,當地的官府想通過大明早報來宣傳瓊州,吸引商人前去瓊州這邊購買蔬菜、水果、糧食呢。”
袁楷翻着報紙上面的一片片報道,詳細的介紹起大明大江南北的關于今年糧食大豐收的情況來。
弘治十五年的大明,風調雨順,到處都迎來了糧食大豐收,現在大明的糧食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根本就吃不完。
糧食價格不斷下跌,這也是成了一個正常的現象。
“如此說來,你們這不算是故意壓低價格了?”
陳信仔細的聽着,又看了看報紙上面的内容,這些他都看過,隻不過以前隻是随意的看了看,并沒有太過仔細的去注意。
袁楷他們是糧商,對糧食方面的報道自然是最關心的,通過大明早報也是大概的知道整個大明的糧食産量情況。
“那是當然了~”
“這幾年,我們大明不斷的對外擴張,有大量肥沃的土地納入我們大明的版圖,朝廷又持續不停的移民,将大量的人口遷移到遼東、南洋、西域、澳洲和黃金洲等地。”
“同時又有大量牛馬在農業上面的運用,大量的土地被開墾出來。”
“另外朝廷又在全國各地推廣來自黃金洲的高産農作物,這也就導緻了我們大明的糧食産量年年飙升,一年比一年高,今年更是迎來了一個大爆發,整個大明的糧食産量恐怕是去年的好幾倍。”
“我們遼東的麥子算是最上等的麥子,是精糧,還可以值錢,要是那些種番薯、玉米這類粗糧的,那是根本就賣不出去的,隻能夠自己吃或者是喂豬。”
袁楷鄭重點點頭說道。
“可是這個價格也太低了吧,五石糧食賣一兩銀子,太低了,大家辛辛苦苦種了一年地,這到頭來,糧食竟然不值錢了,這其實不白辛苦了一年?”
陳信聽完,也是微微點頭,算是接受了袁楷的解釋,這大明各地迎來了大豐收,糧食價格下跌也是正常的事情。
“能夠賣這個價格就算不錯了,也就是因爲我們遼東離京津地區近,走個渤海就到天津港了,而京津地區人口多,糧食消耗大。”
“你要是其它地方,恐怕還賣不到這個價格。”
“更何況我們收的是麥子,回頭還要去脫殼,磨成粉才能夠出售。”
袁楷搖搖頭說道。
周圍的農人一聽,也是傻眼了,這糧食竟然不值錢了,到處都是糧食,家家戶戶都有吃不完的糧食,不值錢似乎好像也是理所當然的。
“價格就是這個價格了~”
“大家如果願意賣那就賣,如果不願意,也可以留着,正如這位兄弟所言,家裏面如果糧食足夠多的話,其實确實是可以去養養豬什麽的。”
“豬、羊、雞鴨鵝之類的現在在京城這邊賣的非常好,需求非常旺盛,價格也是相當可觀,搞搞養殖,也是很賺錢的。”
“要麽就和北直隸這邊的地主們學一學,北直隸這邊,地主們的田地都沒人種了,所以他們就大量的種植棉花,種蔬菜,種水果,報紙上不是都說了嘛,比糧食劃算多了,今年的棉花價格又大漲了。”
“蔬菜和水果那也是在不斷的漲價,我們遼東啊,離京津地區近,又有海路,往來便捷,我以後都準備做這一塊的買賣呢。”
“這糧食的買賣啊,我們也不賺錢。”
袁楷看了看周圍的農人,也是無奈的搖搖頭說道。
他是商人,天天看報紙,對很多東西都是知道的,說的也是實話。
“養豬?”
“種棉花?”
周圍的農人一聽,頓時一個個都微微皺眉。
對于傳統的農人來說,這田地都不能荒廢,自然是種糧食最好,糧食才是好東西,吃飽肚子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可是這才幾年啊,糧食竟然不值錢了,賣不到價錢了,竟然說要用糧食來去養豬,養雞鴨鵝,還要用上好的田地來種棉花。
頓時就有人連連搖頭。
麥子不香了嗎?
還是這饅頭不好吃了?
這才過幾天好日子啊,難道就要開始來糟蹋糧食和田地了?
“原來如此,是我魯莽了~”
聽完了袁楷的話,陳信也是向袁楷緻歉道。
“沒關系、沒關系~”
袁楷笑了笑無所謂的回道。
陳信離開了這一處糧鋪,然後又去了其它的地方,和一些商人詳細的了解了情況,正如袁楷所說。
整個大明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糧食大豐收,北方的麥子,南方的水稻,還有到處都種滿了玉米、番薯、土豆,糧食大豐收,糧食的價格也是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價。
谷賤傷農的事情出現了,農人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不值錢了。
出來走一趟,陳信也是獲得了兩個重要的信息。
回到自己的官邸,陳信也是拿出了筆墨紙硯,開始向上面寫奏疏。
“……幸賴陛下庇佑,朝中諸公賢能,今年我大明風調雨順,迎來前所未有的糧食大豐收,糧食豐産本是好事,然而現在卻是出現了兩個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我遼東地區,今年開墾出來的土地實在是太多了,家家戶戶都有幾百畝田地,種植的田地太多,以至于恐怕無法在入冬之前完成收割,到時候必然會有大量的糧食爛在田地之中。”
“糧食來之不易,爛在地裏唯實可惜,故此臣以爲,我大明可以向朝鮮國這邊求助,希望朝鮮國可以組織更多的人到我遼東地區來做短工,幫助我遼東地區收割糧食的同時,也可以讓朝鮮國人獲得豐厚的報酬。”
“其次,臣已經命人到京城機械廠購買蒸汽收割機,蒸汽收割機價格昂貴,故臣特申請一筆款項。”
“第二個問題就是谷賤傷農的問題,遼東地區,五石麥子才隻能夠賣一兩銀子,這個價格實在是太低了,對此,臣卻是想不出任何的辦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