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福光島和德瑪西亞的糾葛,一切要從符文戰争說起。
在破敗之咒後,世界符文的很多性質終于被人們所發現和掌握,恰巧當時暗裔幾乎完全退出了曆史的舞台,在福光島的火藥桶被引燃之後,搶奪世界符文的戰争很快就爆發了。
開始大家爲了符文而戰鬥。
後來大家使用來符文戰鬥。
可怕的戰争帶來了驚人的毀滅,古老的諾克希帝國在戰争之中分崩離析,最終融合爲現在的諾克薩斯。
橫跨爍銀山脈的爍銀帝國包括國王在内的高層在福光島團滅,整個國家幹脆原地崩潰、淪爲第二戰場。
曾經強盛一時、和恕瑞瑪一樣成爲大陸命名依據的瓦羅蘭帝國陷入分裂,分出諸多瓦羅蘭公國和城邦。
剛剛有點回光返照趨勢的恕瑞瑪帝國也徹底完蛋,在戰争中耗盡了最後一點輝煌,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在這可怕的戰争之中,流離失所的難民被迫背井離鄉、尋找一個安全的、不會被戰争波及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就是德瑪西亞。
當時的德瑪西亞區域地廣人稀、尚處于蠻荒之中,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僅僅生活着一些從海上過來的弗雷爾卓德人——數量少得可憐的那種。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來到德瑪西亞的難民發現了一片古老的樹林,這裏的樹木早已幹枯風化變成了化石,這些可憐的難民爲了避免遭受襲擊,隻能躲在了樹林之中。
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追逐他們的法師們追到這裏之後,魔法卻神奇的失去了效果。
這些樹木的化石似乎是天然的魔法屏障,任何法術都會在出手之際啞火——于是,面對着曾經不可阻擋的法師,這群難民不再是待宰的羔羊,他們舉起手中驅逐野獸的刀劍,将那些黑魔法師趕出了這片土地。
後來他們發現,這種樹木的化石可以與石灰混合制成禁魔石,這種材料對魔法有很強的抵抗性,可以庇護他們免受法師們的侵襲,遠離符文戰争的紛亂。
于是,這些逃避魔法的難民、漂流至此的弗雷爾卓德人、再加上福光島上的幸存者最終彙聚于一處,在禁魔石的庇護下,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文明。
這就是德瑪西亞。
數千年過去了,現在的德瑪西亞雖然并未遺忘這段曆史,但三個民族早就融合爲了一個整體,大部分曾經的福光島難民已經完全成爲了德瑪西亞的一部分,隻有少數人還在固守着傳統、執着于自己家鄉曾經的輝煌。
而這些人,就是現在的光明哨兵和重生教團。
他們并沒有選擇成爲一個德瑪西亞人,而是固執的留在了針溪郡,始終以客人自居,一直希望能夠有朝一日驅散黑霧,返回故土。
随着時間的流逝和德瑪西亞的興盛,這些人終究變成了少數人——他們就像是一群孤獨的看客,從另一個角度注視着德瑪西亞,自己卻與這裏格格不入。
不過,這并不妨礙他們之中的某些人利用自己的差異性身份——某些心思活絡的家夥并不像傳統一樣打工,而是從事于服務業和旅遊業,甚至以少數派的身份、主動作爲“德瑪西亞多元化的代表”,加入了德瑪西亞的政局。
反正教團和哨兵都需要一個和德瑪西亞當局溝通的橋梁,所以這些人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新位置。
所以,我們可以将這些福光島遺民大緻劃分一下。
最多的人融入了德瑪西亞,成爲了德瑪西亞人,現在已經不可考;其次多的人靠着自己少數派的身份,以差異化爲生;最少的人還堅持着傳承和夢想。
現在,關于福光島,問題出在了那些依靠着福光島遺民的身份、在德瑪西亞混得風聲水起的人身上。
這些人雖然在德瑪西亞的政壇裏以少數派自居、靠着贊美德瑪西亞的包容成爲了待遇優渥的吉祥物,但歸根結底,他們的骨子裏和盧錫安完全不是一類人。
他們不是訓練有素的哨兵,甚至加入重生教團的洗禮也隻是應付了事——更确切的說,他們是實際上的德瑪西亞人,福光島遺民不過是一層加入政壇更好的身份而已。
就如葉公好龍一樣,他們嘴裏會嚷嚷着複興福光島,但随着福光島真的被複興,詛咒真的被驅散,他們反而傻了眼。
真的要回到福光島,去建設那個沉淪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破地方?
我們留在德瑪西亞做貴族不好麽?
當盧錫安和賽娜興沖沖的回到了教團、找到了哨兵隊長和教團長老、公布了這個喜訊之後,意識到大事不妙的家夥們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
不行,絕對不能回那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去!
留在德瑪西亞享受少數族裔的幸福多好,鬼才回去!
但這裏有一個悖論——他們在德瑪西亞的政治基礎就來自于福光島,現在福光島詛咒解除,他們怎麽才能留在德瑪西亞呢?
思來想去,他們終于打定了主意,繼續以“福光島的代言人”自居,自作主張的代表着福光島,加入德瑪西亞。
少數派的身份即将失效,那就作爲投效者好了!
依靠着這份功績……也許大家的身份還能更進一步也說不定!
于是,這些人在長老團還未做出決議的情況下,直接以代表的身份通知了德瑪西亞的針溪郡治安官——治安官也不知道他們其實并不是真正的代表,所以當時就大手一揮,愉快的派出了收稅官。
當長老團終于做出決定,打算返回福光島的時候,他們這才得到通知,福光島已經“被自願的”加入了德瑪西亞。
這時候,盧錫安和賽娜才意識到大事不妙。
但……教團的老幼衆人此時都在針溪郡,他也沒辦法直接當場反他娘——最終,他們也隻能無奈的帶着這個白癡,回到了島上、在找亞索。
弄清了整個事情的經過,亞索最終也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和盧錫安不同,他并不在意德瑪西亞的看法,相較于德瑪西亞的态度,他更在意的,是有多少人願意回到福光島上。
“也許……有三百多人吧?”
面對着亞索的問題,盧錫安思考了一會,最終給出了一個少得可憐的數字。
而聽到了這個數字,亞索目瞪口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