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精神。</p>
精神在道家的學說中,也叫作元神——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獨我自主,謂之元神。</p>
外想不入,獨我自主。</p>
武道精神本就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這世上隻有這一個人有,絕不會有别的人再有同樣的了。</p>
用佛家的話說,則是——明心見性,菩提無樹,明鏡非台,直指本性。</p>
本性也是一個人心靈中最重要的部分,這同樣也是精神!</p>
佛家與道家都有關于精神的論述,而掃地僧既不談道,也不論佛,隻是用最樸實的話講出了這個道理。</p>
因爲這道理的确不是在佛理或是道學之中的,而是人人都有,人人都能明白,人人都有機會能夠領悟到的。如果非要以禅語來述,便應當是“人人皆佛”。</p>
無崖子歎道:“神人之境,何其艱難!這種武道精神不是武道修煉能夠獲得的了。”</p>
他身爲逍遙派掌門人,對此點深有體會。</p>
天山童姥、無崖子、李秋水所修煉的均是最頂級的功法,他們的内功早就已經達到了巅峰,而遲遲無法晉升入神人,便正是由于他們總是無法堪破一些自身的情結。</p>
掃地僧道:“武道精神,不以武功而論,而取決于人。古往今來,也許還有一些不曾練武之人,也同樣有這種精神,隻是用在了旁處罷了。”</p>
無崖子若有所思,點了點頭。</p>
慕容博問道:“要如何才可擁有這種武道精神?”</p>
掃地僧微笑道:“我不知道。”</p>
慕容博道:“你不知道?”</p>
掃地僧道:“我爲何要知道?”</p>
慕容博當場愣住,蕭遠山也問道:“你分明已是神人修爲,你怎會不知?”</p>
掃地僧道:“佛爲何爲佛,人爲何爲人?”</p>
蕭遠山答道:“佛懷慈悲之心,人存百千雜念。是以佛爲佛,人爲人。”</p>
掃地僧道:“你既知之,何必問我?”</p>
蕭遠山頓時也愣住。</p>
李秋水忽然打斷二人對話,問道:“我不知之。到底要如何才能得那一道不名其妙的武道精神?請長者賜教。”</p>
李秋水雖不知掃地僧年紀幾何,然而還是稱他一聲“長者”。</p>
掃地僧道:“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p>
李秋水道:“無所住而生心?”</p>
掃地僧道:“不錯,那一處靈心便是武道精神。”</p>
天山童姥也在旁聽,隻是她自持身份,遲遲不願開口請教。</p>
此時她卻也忍不住道:“靈心?我三人自幼讀的是道家玄談,你用佛經中的話與我們解釋,我們怎麽聽得懂?”</p>
掃地僧微笑道:“我學的佛經,你們修道的人,偏來問我,我怎麽解釋得通?”</p>
天山童姥面露愠色,冷哼一聲,不再答他。</p>
若以她以往遇到此事,早就對掃地僧大打出手,隻是如今他身負傷勢,自知不是對手,也不再去自讨苦吃。</p>
而當李不負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并無太大感觸;反而是聽到“我學的佛經,你們修道的人偏來問我,我怎麽解釋得通”這句話時,忽地陷入了沉思之中。</p>
掃地僧這句話并不是真的在搪塞天山童姥。</p>
他講的其實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武道精神完全屬于某一個人,這是無從問起的。</p>
沒有人能夠替你去決定你自己。</p>
别人永遠都是别人,沒有人能将這一點解釋得通。</p>
李不負的功法運轉,氣息不吐,竟是隐隐約約進入了一種頓悟的狀态。</p>
···········</p>
心中無歲月,一瞬即千年。</p>
在李不負陷入頓悟狀态中時,他隻隐隐約約感覺到了掃地僧同時帶着蕭遠山、慕容博兩人出了藏經閣,到了後山去,蕭峰緊跟其後。</p>
而天山童姥與李秋水又要大打出手,卻被無崖子攔住。</p>
三人最後竟開始比拼内力,無崖子在中間以“北冥神功”斡旋,三人發功,僵持不下。</p>
而玄慈則一直坐在角落處,默撚佛珠,口唇微動,誦着“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p>
天下之間好似隻剩下李不負一個人在藏經閣中盤坐,運功,領悟。</p>
也不知過了多久,也許是一刻鍾,也許是一個時辰,也許是一天。</p>
李不負再睜開眼時,無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三人各自閉目,李秋水一隻手掌抵住無崖子的左掌,天山童姥的一隻手掌抵住無崖子的右掌。</p>
無崖子在中間一直苦苦承受着二人的内力,若非他修煉的是“北冥神功”,縱有一百條性命,也早已死了。</p>
玄慈依舊坐在角落念經。</p>
窗忽地一開。</p>
灰塵翻湧,有風入内。</p>
掃地僧又已回來。</p>
李不負問道:“蕭遠山與慕容博呢?”</p>
掃地僧道:“他二人已曆經生死,如今要剃度出家了。”</p>
李不負微微一驚,又道:“玄慈方丈執法之事,又如何講?”</p>
玄慈忽地擡起眼皮,看向掃地僧。從他的眼神中看來,他竟仿似一天之内,便老了二十歲一樣。</p>
“弟子二十年前犯下淫之大戒,須得受杖二百,昨日已緩,今日可行。以護少林戒律,千年清譽。”</p>
掃地僧道:“你犯戒律,心有不安。執法非爲護少林千年清譽,隻爲你心安罷了。你若要執法,自去便是。隻是不必再提什麽方丈,清譽之言。”</p>
“你不過是你,少林不過是少林,戒律不過是戒律。心卻還是心。”</p>
玄慈渾身一震,雙掌合十,膜拜在地,道:“弟子領命。”</p>
他随即退去。</p>
李不負又指了指無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三人,說道:“這三人功力糾纏,生死不明,如何作爲?”</p>
掃地僧道:“你何須總談他人之事?爲何不多談談你自己?”</p>
李不負道:“我?”</p>
掃地僧道:“你朝我出手罷!”</p>
李不負大驚,道:“這.......”</p>
掃地僧道:“這便算這場少室山大戰的最後一戰。此戰之後,你便去喝令群雄退去,不得再擾少林!”</p>
李不負道:“是。然而......然而我怎麽朝你出手?”</p>
他口中雖在應答,可實在不知該如何對掃地僧出手。</p>
掃地僧端立不動,搖頭道:“我也不知你要怎麽朝我出手。”</p>
李不負猶豫着,伸出一根手指,朝着掃地僧點去,一道内勁也跟着射出。</p>
嗤。</p>
那道内勁還未到掃地僧面前,便已被一道無形氣牆消磨于空。</p>
掃地僧突然大喝:“出你的刀!”</p>
李不負福至心靈,忽然騰身而起,刀已在手!</p>
嘩!</p>
刀光如雪光,漫天落下!</p>
風動,灰塵滾湧。</p>
藏經閣中的萬卷經書都在這一刀下短暫地失色,雷驚電繞,攪破青空!</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