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确保土着工人能夠正确的掌握生産要領,施建濤不得不投入比自己預想更大的本錢。在和工業口的元老們進行溝通之後,大家認爲僅僅培訓工人還不夠,關鍵是要提供一種簡單易行的檢測設備,使得土着作坊能夠準确便捷的确定自己的産品是否達标。
要解決這點不是采購标準配發标準量具就能解決的。而且要教會他們使用量具也是個相當困難的過程。
大家商量下來,最合适的解決之道是采用專門的檢測用通止規。
通止規同樣是一種工業用的量具。在實際生産中大批量的産品若采取用标準的計量量具――如遊标卡尺、千分表等有刻度的量具逐個測量很費事,效率也不高。一般來說合格的産品是有一個度量範圍的,在這個範圍内的都屬于合格産品。所以企業往往會根據産品的規格來使用通規和止規來測量。
在使用的時候,按照不同的工件要求分别制造不同的專用通止規。檢驗孔的大小,按孔徑允許偏差的上限做止端,按孔徑允許偏差的下限做通端。檢驗時:若止端能通過:說明孔徑大了,不合格,且不能重加工,隻能報廢處理;若通端不能通過,則說明孔徑小了,也是不合格,但是可以通過重加工使之合格。
中蘇交惡的時候,有個故事在中國民間廣爲流傳,說中國用農産品償付對蘇債務,出口蘋果的時候蘇方把每個蘋果都要放入一個盒子裏套一套,要放進去正正好好才肯收貨。放不進去或者放進去蘋果會晃動均屬不合格。
且不說這個傳說是否是真事,但是在具體運用中,盒子起到的就是通止規的作用。這一體系,從18世紀開始就在歐洲軍事工業中開始運用。運用的發端是爲了讓槍彈和炮彈的規格統一,以求得更大的射程。當時的歐洲炮兵們已經意識到炮彈在炮膛内的遊隙越小,炮彈的射程和射擊精度就越好。兵工廠裏爲了能夠大規模的檢測炮彈的規格是否呵護标準,就大量使用了類似通止規的專用量具:卡規闆、環外徑卡規等等。
現在他們也使用同樣的做法,不過做得更爲“傻瓜”。确保任何人隻要聽一遍看一遍就能完全明白。這批專用的通止規全部使用鐵制以确保材料本身沒有較大的變形,在公差規定上做了新得調整:木結構的東西本身随着氣溫和濕度就有較大的形變。
在推廣專用的通止規之外,施建濤還向機械總廠下了若幹專用生産工具和設備的訂單。包括改良版的木工工具和腳踏式木工車床用來給土着造船作坊使用。
在香港進行培訓的土着工人們當場試用了設備和量具――效果顯着。施建濤樂得直拉着送來貨物的機械總廠的元老的手直搖,簡直是陝北紅軍在吳起遇到中央紅軍。土着造船作坊的掌櫃和領工們也樂得找不到北:原本大家都覺得給澳洲人幹活的希望渺茫,現在忽然發覺還能賺錢――澳洲老爺們果然和傳說中一樣有得是辦法。一個個紛紛表示自己會絕對按照标準生産。
運來的通止規、木工工具和木工車床全部作價賣給造船作坊――價格不便宜,不過也沒有超過他們的能力水平。施建濤很仁慈的規定他們可以把款先欠着,以後從加工費中扣還。
借着這個東風,施建濤推行起一整套外包體制管理。所有船件供應商得到一個物料編碼授權。這個編碼授權要交一兩銀子認證費。每家作坊作爲香港造船廠的指定外包生産商必須通過資格檢驗,檢驗費用爲十兩白銀。
當然,如果造船作坊不購買造船廠提供的工具和生産設備,不進行工人培訓的話,這個資格是很難達到的。所以造船廠還提供“資格審查咨詢”和“培訓代理”兩項商業服務,當然這也要收費。
這些費用同樣可以抵充加工費,對經濟實力不強的土着作坊主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施建濤的設想是盡量吸引珠三角的土着造船作坊參與進來,逐步改進他們的生産技術和管理水平,能夠充分的爲元老院的主體産業進行配套。使得整個珠三角地區的土着造船業,除了少數專門制造修理小型船隻的作坊之外全部變成香港造船廠的配套外包企業。最終,将元老院的造船标準推廣到整個廣東,控制和改造所有的土着造船業。
盡管采取了新得改進措施,不過農業社會的手工業跟上工業化生産的步伐畢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外包件雖然有了合格品,但是合格率總是徘徊在40%左右,交貨周期也很慢,普遍都有延後。
施建濤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對外包企業的巡視和整改上。他有時候乘坐蒸汽大發艇有時候乘坐縱帆巡邏艇,在海兵隊士兵的保護下在珠江口附近活動,巡視各個造船作坊。随時随地的提供改進要求和建議。二個月之内香港造船廠就發出了13張整改黃牌,又先後派出100多人次技術工人到各廠去指導。還辦了多次的培訓班。夏天到來前,外包件的合格率終于上升到了60%,這個數字終于讓他舒了一口氣――盡管就這個程度要按時完成企劃院的訂貨還有難度,但是起碼看得到希望了。
在施建濤集中全力造船的時候,香港島上又興起了一波新得建築浪潮。這一次,是對後勤和航運設施的全面擴建。
香港島因爲其地理位置的關系,是發動機行動中的總後勤補給基地。預計要供應到浙江、台灣、濟州島和山東的各種物資都準備在香港島起運。原本隻供駐屯農墾隊和少量駐軍儲備物資用的倉庫和貨運設施就顯得很不夠了。新得倉庫、貨物堆場和碼頭棧橋正在不斷的新建中。
洪璜楠在廣州忙了十幾天,想在廣州把自己的馬車4S店搞起來。但是廣州站的頭頭郭逸對4S店本身興趣不大――或者不如說認爲洪璜楠在異想天開。所以隻是表面上熱情的表示會把4S店作爲“重點項目”放在新建的“大世界”裏。但是大世界項目現在還剛剛在挖土填料打地基的階段,怎麽看這工程也得到1632年才能完工,所以4S店等于成了鏡花水月。洪璜楠每天看着自己的企劃案長籲短歎。
聯勤總部成立,任命他當部長的消息也沒讓他高興起來――盡管這個職位的級别相當于東門吹雨的地位。過去他隻是挂個主任參謀的頭銜,無非是出出主意,搞個方案什麽的,屬于出力不擔責任的人。現在成了正式的部門主官,責任就非比尋常了――而且還是發動機行動之前任命的。
“這是居心叵測呀。”洪璜楠從香港島上的堡壘窗戶上看出去,喃喃自語道。
他因爲人在廣州,距離香港島盡在咫尺。所以根據軍務總管庭的命令,洪璜楠就成了直接的發動機行動後勤支援的負責人。
站在五層樓高得堡壘上層的一套元老專用住宅裏觀望聖女海灣是件很賞心悅目的事情,但是洪璜楠想到要把擔負起整個發動機行動的後勤工作就覺得腦袋大了若幹圈。
香港島的所謂“後勤優勢”隻是地理條件上的,比起偏處一隅的海南島來說,香港島的距離适中,有天然的深水港,島上還有一定的水源,又位于物産豐沛的珠三角地區。除此之外,要運用在後勤供應上的物質條件一概沒有。
無論是額外的倉庫、碼頭還是其他相應的配套設施,這裏一概沒有,都得趕在發動機行動正式拉開序幕前趕造出來。當然,造房子不是他的事,建築總公司在香港島原本就有一個工程隊,由史大富負責。現在又派來了新得工程隊和元老來增援,按照洪璜楠的估計,按時完工大約不成問題。
問題是物資的儲備、調配和運輸計劃還是個空白。企劃院幾天前已經告知他能夠爲發動機行動準備9000噸糙米和雜糧。但是其他物資總數需要多少,每個點需要多少,品種如何安排都有賴于他這個聯勤總部部長的安排,制定出具體的供應方案來。
“奶奶的,老子就一個勤務兵一個女秘書,能做得了這麽大的工作麽?”洪璜楠在元老卧室裏再次發出不滿的聲音。幾天前他已經發出了一個電報,要索普調來一個後勤參謀班子來香港島組建前指。
索普當時就回了一個“即刻辦理”的回電,然後沒了下文。洪璜楠不由得疑神疑鬼起來,莫非這家夥在搞什麽陰謀?成立聯合後勤總部的時候自己正在廣州,索普出席了儀式。難道他這個“副部長”另有玄機?再想到自己在後勤司令部的時候經常對伏波軍的頭頭、企劃院的領導擺出“你是領導,你愛怎麽幹就怎麽幹,反正我的意見是在這兒了”的态度。他愈發覺得自己的猜想是有道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