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桂璜說:“要是世道太平,光曬鹽就能衣食無憂。”他說實際上這個鹽場每年能出的鹽不止一千多引,光雷州那邊的鹽商每年都要來收幾百引,自從給苟大戶霸占之後,他爲了獨占鹽的交易,硬把大陸上的鹽商從這裏趕走了。
“爲什麽呢?”王洛賓覺得奇怪,對鹽商來說,在誰手裏買鹽都不是問題,爲什麽苟大戶霸占了鹽場卻不許老客戶來買鹽。
“他家在瓊山有鹽行,所有的鹽,都是運到瓊山去了。”譚桂璜歎息道,“他自有門路向大陸上銷鹽,哪裏在乎雷州來的客商。”
這裏看來還有官商勾結的成分在内。不過大家都不懂明代的鹽法是怎麽樣的,也想不出裏面的關鍵在哪裏。
“隻要有鹽,還怕沒糧食衣服嗎?”席亞洲揮一下手,“大陸上的鹽商個個都富得流油,咱們苦哈哈的曬鹽混個衣食無憂還難?”
譚成晴在歡欣中突然轉爲沉默,輕輕地歎息了一聲,“就是怕鹽曬出來了保不住。”
“這不怕!”席亞洲滿有把握的說,“有我們在這裏,這火器你知道不?”他掂量了下身邊的SKS步槍,藍色的槍鋼在煤油燈的幽幽的泛着光,“黃家寨的幾百鄉勇都照樣完蛋,還怕幾個欺軟怕硬的混蛋?”
“可是你們走了呢?反而更壞。”譚成晴顯然爲将來而擔心着,“官府說你們是海賊,你說自己是海商。不管海賊還是海商,總不能在臨高呆一輩子,你們有鐵船快槍,說走就走。苟大戶可勾連着官府――”接着他詳述了過去被苟大戶霸占鹽場的經過,神情上增加了失望情緒。他着重地述說了衙門裏的書辦、衙役都受了好處,幫着苟大戶來欺壓他們,他們想找地方說理都不成。
席亞洲點了點頭問道:“苟家有多少人?”
“他家本宗就有兩個大戶。”譚桂璜對當地的情況顯然比他兒子更熟悉。這苟家原有二兄弟。鄉下的是苟大家,家裏蓄養了一百多家丁惡仆,有些還是大陸上逃亡來的亡命之徒,十分兇悍。苟二因爲兒子中了一個生員,遷移到了縣城裏,專門交通官府,包攬詞訟。這兩戶互相勾結,俨然當地的一霸。
“你們當時村裏有多少人呢?”
“那時候村裏人還多,三百多戶人家。”
“三四百戶人家,丁壯總得有三四百人吧?”席亞洲說,“你們三四百丁壯,就這麽眼睜睜的看着人把你們的産業都霸去了?”
說得在場的二個男人都紅了臉,低下頭去。這時忽然聽到一個清脆的女聲:“這不怪大家!都是官府鬧出來的。”
大家一看,就是那女扮男裝的少女,此時看到衆人都在注意她,才意識到自己忘記了女扮男裝的身份,急得手足無措起來,站起來想往外面逃。
杜雯忙在身旁安撫她,言語不通,隻是微笑着拉她的手。有同性在旁,女孩子安靜了下來,沒被鍋灰染黑的面皮上露出了紅暈。
“你是小芹吧?譚村長的女兒。”席亞洲說着,拿了一顆水果糖給她,“别怕,我們早知道你是個女孩子。”
譚桂璜陪着笑臉:“她的确是我那兄弟的孩子,雖然是個女孩子,卻是一根獨苗。她爹可寶貝了,老大也不肯給她說人家――”
其實這女孩子也就十七八歲,不過在早婚早育的時代,的确算是晚了。女孩子不肯收水果糖,隻跑過來給席亞洲跪下,連着叩頭,求他幫着把她爹爹和父老們都救回來。
杜雯趕緊過來把她拉了起來,也不管人聽得懂聽不懂,叽哩咕噜的說了一番男女平等的論調,把個張興教氣得臉都紅了,幹脆一句話也不翻。
“小芹你放心,被抓走的鄉親們,我們一定幫你們救回來。”席亞洲哪裏肯放棄在女生面前表現自己英雄氣概的場合,一臉無比可靠的神情拍了胸脯,“你就說說這官府的事情吧。”
原來萬曆四十五年,臨高地震之後,馬袅的鹽場損失很大。鹽丁們特意給當時的縣衙上了一道呈文,請求豁免或者緩征幾年鹽課――雖然鹽田毀了不少,但是鹽場的實際生産能力還是有一定的富餘的。主要是地震造成的人員和财産損壞巨大,有個三四年的喘息就能恢複過來。但是這苟家早就對鹽場垂涎三尺了,便利用這個機會,讓苟二與相熟的縣衙裏的書辦商議,又賄賂了師爺,硬是把呈文給扣毀了。苟大乘機包攬了鹽課,用了許多差役打手,日日在鹽村裏催收鹽課,村裏被逼迫不過隻能請他代繳,從此一步一步的淪入他的掌握。縣令後來雖然對此事有所發覺,但是爲官不得罪當地豪族是地方官的金科玉律。每年鹽課能正常收納,苟家又不斷的有孝敬過來,也就不聞不問了。
“說到底,就是官府爲他撐腰了。”席亞洲說,“對吧?”
“嗯,有官府給他撐腰,誰能把他怎麽樣呢?”小芹一臉無奈,“他就算一個人來,我們也不敢怎麽樣。不然就他手下那些人,成晴哥一個打三個都行。”
席亞洲知道事情開始觸及核心了――苟家這套其實并不稀罕,無非就是“官黑勾結”。官商勾結,官黑勾結,官匪勾結,在中國曆史上都是屢見不鮮的社會現象,即使到了21世紀,一個成功人士,不論他是走哪條路上成功,身後總少不了官的影子:商人要賺取超額的利潤,黑社會老大要一個安全的靠山,這些都得靠官面上的人物。即使是比較清高的知識界,也知道官帽子的力量比學術強得多。大明臨高縣的苟家,無非也是同樣的模式而已。
和官府對抗,就是造反。老百姓其實不喜歡騎在他們頭上的曆朝曆代的官府――但是官府有嚴刑峻法,有軍隊――現代的說就是掌握“暴力機器”,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它,你都得聽它的話。就算是綠林好漢,也把“不鬥官”作爲金科玉律。
要老百姓對抗官府,不管什麽樣的形式,都等同“造反”――老百姓不到走投無路,是絕對不會踏上這條路的。席亞洲當然沒天真到認爲他一番鼓動就能讓老百姓去抛頭顱灑熱血的給穿越衆打江山――他的方針是迂回式,或許可以叫曲線革命。
“說到底,苟家這麽猖狂,無非是靠二條:蓄養打手,勾結官府。”席亞洲微微一笑,“第一條不足道,隻要大家能團結起來,他那點人還不夠塞牙縫的。關鍵是第二條,既然他能勾結官府,我們也能。”
鹽村的幾個人目瞪口呆的望着這個短發的“海商頭目”,大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片刻之後,譚桂璜才小心翼翼的說:“老爺也熟悉官面上的人物?”
“實話說不熟悉。”
“那如何交結官府呢?”
“你說官府爲什麽要交接苟家這樣的土豪劣紳?”
“還不是爲了幾個錢。”譚成晴一臉的不屑。
“不錯,即然是當官的貪圖的是黃白之物,他有得,我們也有得。”說着,便把想法和鹽民們說了一番。
其實計劃并不複雜:首先是奪回鹽課的包攬權。苟家有了這個等于就了官方的身份,這塊牌子不砸掉,鹽民們還是膽戰心驚的。至于怎麽去奪回,用不着鹽民們操心,有他們來搞定。
一旦奪回了鹽課權,苟家就沒了幹涉鹽場生産的正當借口,他剩下的東西,無非是一筆拖延了十幾年的爛賬了。這種利滾利的閻王帳高利貸,席亞洲在後世也是明白的:隻要欠債的還有一點點經濟能力,債主是永遠不會說你還清了。所以與其繼續還這不明不白的錢,幹脆來個一筆勾銷,徹底賴帳。
失掉了包攬鹽課的金字招牌,債務問題就純屬是民間糾紛,扯不到皇糧國稅這個大道道上,他再有本事勾結官府,官面上的想來給他出頭,也沒那麽容易了。
拿回了鹽場的經營權,不再受到他的盤剝,賣鹽的收益是有保障的,把鹽課和縣裏上上下下的“例錢”照常繳清,官府在公私兩方面都沒有損失,苟家的利用價值就沒了,沒了利用價值,官府還肯照應他們麽?
“這事情哪有這麽簡單。”席亞洲的話音剛落,譚成晴就苦笑起來,“苟家在縣衙裏和三班六房的書辦衙役極其相熟,世代都有來往,盤根錯節,光老爺們想收這個鹽課,在戶房就過不去。”
古代的縣政,與其說是“官治”,倒不如說是“吏治”。自宋以降,州縣地方官多半是從科舉中選拔出來的。州縣地方的行政事務煩十分煩瑣,除了各種事務都有一套繁瑣的程式,基本法令之外,應該援引或可資類推的成例有如汗牛充棟。某件公事該依哪一條法令或哪一項規定去處理,在律令和會典等書籍中都找不到,萬一出點纰漏或被上司找出了岔子,輕則駁回,重則訓斥,那不就成了吃不了兜着走?這時就得設法找出以往出現過的成例套用,以保萬無一失。可是究竟該找什麽成例就是一門學問了。這就叫“吏道”。
科舉出身的人,經史策論能講得頭頭是道,詩雲子曰可背得滾瓜爛熟,可是少有能摸着這些地方行政的門道的――其他不說,僅僅一個魚鱗冊子,外人看來就如同鬼畫符一般,看得明白的人卻知道這裏有地産面積、位置、形式、産量、稅額和田主的情況。所以當官的爲了不出錯,或者嫌麻煩,隻能把這些事情都托付給三班六房的衙役書辦去處理。身份卑微的吏員在古代社會實際上把持着地方行政權力。
吏員因爲往往是世襲,和當地的大戶勾結很深,遠不是簡單的經濟手段就能割斷的,所以席亞洲的計劃在他們聽來實在有些理想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