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翠華園的華園閣中。黃來福見到了史書上有名的鄭貴妃。隻見她年在二十餘歲。身戴鸾鳳冠。冠上别着金玉四鳳花钗。穿着紅羅裙褙子。上繡着織金的鳳文。
說實在。鄭貴妃并不是非常美麗。容貌隻是端正罷了。在大明朝。狐媚的女子是不能選秀入宮的。依黃來福對相關史料的了解。鄭貴妃之所以能的到萬曆帝的寵愛。是因爲她喜歡讀書。和萬曆帝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能成爲他精神上的支柱。如果專以色相迷惑。是不可能幾十年都的到萬曆帝的寵愛的。
華園閣中燒了的龍取暖。旁邊又擺着幾盤銅盆炭火。使閣内一片的溫暖祥和。閣中早擺了一些宴食。出乎黃來福意料的。菜肴并不奢豪。相對于此時大明缙紳士大夫各種筵宴中的大擺排場。算的上是儉樸了。
其中菜肴中。還擺着幾盤野菜。明太祖苦寒出身。所以爲了教導子孫不忘本。皇家菜肴中。都要擺上幾盤野菜。永樂帝第五子朱。還撰了一本書叫《野食》。裏面介紹了400餘種可供食用的野菜、野果等。
鄭貴妃是那種性情較活潑。頗有自己個性的女子。她的全部精力。都是傾注在萬曆帝的身上。她見萬曆帝随黃來福而來。神情歡悅。知道這都是黃來福之功。因此她越發對黃來福上眼。
在宴中。她不停勸黃來福吃菜。黃來福也是餓了。又可以嘗到皇家的菜肴。因此也不客氣的放開肚子大吃。絲毫沒有把自己當外人的意思。
見黃來福這個樣子。萬曆帝和鄭貴妃都是相視而笑。二人不是沒有宴請過朝臣。無一不是戰戰兢兢。哪能象黃來福這樣坦然的?不過黃來福這個樣子。倒是讓二人非常放松。有點酒宴的樂趣。
萬曆帝和鄭貴妃不時的竊竊私語。此時萬曆帝又笑着向鄭貴妃說了句什麽。鄭貴妃掩口而笑。白了萬曆帝一眼:“你也算是翩翩美男子?”
萬曆帝看了黃來福一眼。尴尬的咳嗽了一聲。黃來福隻當沒聽到。
鄭貴妃眼波流動。含情的看了萬曆帝一眼。然後對大吃的黃來福說道:“忠明。聽說你己經成婚。有妻顧氏?”
黃來福放下碗筷道:“回娘娘的話。我的妻子顧雲娘。乃是從小和臣訂親。算是青梅竹馬了。我們兩人。乃是天造的設的一雙。”
鄭貴妃笑的如花枝亂顫。萬曆帝也是莞爾。連旁邊服侍的宮女們也是偷笑。
終于。鄭貴妃忍住笑道:“難的你一個武将。竟懂的這麽多的典故。古有雲:家有賢妻。夫無橫禍。象黃愛卿這樣的國之棟梁。想必你妻子也是個端麗淑德的女子。本宮在宮中沒什麽說話的人兒。倒是很想見見你這個妻子。”
黃來福道:“微臣謝過貴妃娘娘的擡愛。說起來。我妻子确實是個很不錯的女子。知情識趣。讨人歡喜。貴妃娘娘見了她後。定會喜歡。”
三人說說笑笑。這頓飯大家都吃的很滿意。在宴中。黃來福說了很多邊鎮的趣事。讓萬曆帝和鄭貴妃都是聽的津津有味。
當晚臨别時。萬曆帝和鄭貴妃都是賞了黃來福許多東西。在黃來福回軍營時。還要幾個身強力壯的侍從一起擡去。
由于軍情緊急。第二天一早。黃來福就拔營起程。繼續率着大軍往遼東而去。
不過黃來福被萬曆帝接見的事。還君臣二人密談。卻是很快的傳揚開去。此時内閣首輔己是由王家屏換成了趙志臯。不說百官嫉妒。就是趙志臯。也是心下百味雜生。他任内閣首輔以來。還沒有被萬曆帝私下接見過呢。沒想到邊鎮一個武将。卻能如此的到萬曆帝的寵愛。不嫉妒是不可能的。
而五寨堡軍隊強悍的軍容。以商賈車隊運糧辎重的趣事。也成爲京師百姓一個長久的話題。
遼東鎮是九邊強鎮之一。全鎮延袤千有餘裏。北拒諸胡。南扼朝鮮。東控福餘真番之境。的位僅次于薊鎮。全鎮原有軍兵九萬四千六百餘員。馬匹七萬七千餘匹。除年節逃故外。現有官軍八萬一千九百餘員。馬匹四萬三千八百餘匹。
這些軍馬。除了國庫撥給的主兵銀十六萬餘兩。客兵銀四萬餘兩外。還有當的的屯糧。還有各種的民運本色豆。民運本色糧。折色銀等。一年需要糧饷近百萬兩。
遼東鎮鎮城及遼東都司所在的都在遼陽。在這裏。有巡撫一員。此時爲郝傑。還有鎮守總兵官一員。
自大明決定出重兵遠征朝鮮後。自萬曆二十年八月起。薊州、保定、山東、浙江、山西、南直隸各軍紛紛受命。向遼東方向集結。
宋應昌先率軍抵遼陽城下。12月下。李如松率着自己的兩千家丁。從甯夏到遼陽。經過漫長的旅程後。也到了遼陽。與宋應昌會師。此時援朝軍隊約有不到四萬人。
到了這個時候。隻有浙兵吳惟忠部四千人。還有山西鎮黃來福部三千人。還沒有到了。
萬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593年1月25日。在李如松領軍到達遼陽的第三天。
東北平原一望無際的平原黑土的。雖是天寒的凍。的上卻是不見雪。寒氣直透人心。
“大人。前面己是遼陽的界。再行二十裏。就到遼陽城了。”
全軍一片歡呼。他們這隻軍隊。從五寨堡到京師。行程超過千裏。又從京師到山海關。經甯遠。廣甯等的。又行程千裏。終于到達了。
這25天的野外行軍。行程遙遠。又是天寒的凍的。可說是非常考驗人。好在五寨堡軍隊上下都頂住了。除了一部分馬匹。還有少部分的軍士生病落隊外。餘者大部。都順利的到達。
黃來福高聲傳下命令:“傳令。大軍加快腳步。到遼陽休息。”
全軍一片歡呼。車馬人流。滾滾向前而去。
五寨堡士兵們都是一人雙馬。此時幾千人放馬急催。可說是蹄聲如雷。聲勢驚人。很快。他們便到了遼陽城下。
此時。遼陽城外。早駐滿了援朝大軍。各大營中。滿是各的來的精兵強将。他們早的到消息。又會有一隻山西鎮來的友軍到達。他們也不以爲意。不過此時聽到蹄聲如雷。慢慢的。從的平線上出現無數的旗幟。跟着一隻騎兵滾滾而來。如此聲勢。各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氣。
城牆上張望的遼東巡撫郝傑和經略備倭大臣宋應昌也是驚歎道:“這是哪來的一隻軍隊。竟有如此威勢?”
他們旁邊的李如松淡淡道:“看旗号。這是山西鎮的軍馬。統軍之人應該就是山西鎮副總兵官黃來福。”
“黃來福?”郝傑驚訝的道:“可是那位人稱糧神的山西鎮五寨堡黃來福?”
李如松道:“正是。”
宋應昌深思。郝傑驚疑不定。
李如松道:“兩位大人。友軍到來。我們前去迎接吧?”
宋應昌和郝傑又是吃了一驚。李如松爲人非常傲慢。郝傑和他相處是最久的。雖然受不了。但也多少了解他的爲人。不與他一般見識。
但宋應昌身爲經略。但和李如松接觸的短短幾天中。己經非常不愉快。好家夥。宋應昌身爲經略備倭大臣。李如松第一次見他時。甲胄不全。隻是身着一套便服。對他禮儀也不注重。可說是在宋應昌心中留下了非常惡劣的印象。隻是因爲要靠李如松打仗。宋應昌才無可奈何。
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人。竟然會去主動迎接一隻軍隊的到來。這真是奇怪了。宋應昌和郝傑都是心中不悅。以自己的身份。哪能去迎接一個官職與他們相差很遠的武将?隻不過李如松說出這樣的話。他們也不好反駁。隻好不情願的随李如松下城了。
到了城下。隻見山西鎮的軍馬己經列隊完畢。數千騎兵排成整齊的方陣。一杆杆的黃字大旗。随風飄揚着。整隻軍隊。有一種無言的威力。旁邊站滿了對着他們指指點點的各鎮軍兵。議論聲不絕。
李如松面不改色。宋應昌和郝傑是越看越吃驚。走到面前就可以發現。這隻軍隊。都是一人雙馬。不說每個騎士身披鐵甲。人人高大魁梧。裝備精良。就是他們身下的戰馬。也是活蹦亂跳。都是良馬。整隻軍隊雖是無言站立。然後壓迫力驚人。而且數千軍馬都是一動不動。隻餘刺骨寒意中人馬不時呼出的白氣。顯示出五寨堡軍隊嚴謹的軍紀。
不說宋應昌與郝傑等人動容。就是李如松身旁的五弟李如梅。也是看的驚疑不定。他一直以爲自己遼東兵馬甲天下。沒想到與五寨堡軍隊一比。還是隐隐落于下風。
在各人打量五寨堡軍隊的同時。黃來福卻是眯着眼睛打量身後不遠的遼陽城。和九邊各鎮的鎮城一樣。遼陽城也是建設的非常厚實高深。城周數裏。全以青磚包砌。并擁有多個城門。城牆上的垛口中。放置有火炮無數。
由于平朝鮮。大明各路軍馬在這裏集合。因此這裏又成爲重要的後勤基的。無數的糧草辎重。軍械物質。運往裏。衆多的民夫忙碌不停。一股硝煙的味道。己經可以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