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國要跟漢國玩命了,僅是暫時停戰的齊國不逮着機會做點什麽?
呂武也清楚一點,漢國與荀國的戰争初期,一些有想法的諸侯不會付之行動,他們更樂意看着漢軍和荀軍打生打死,發現漢國或荀國出現頹勢才會有所實際行動。
占便宜的心理而已,曆史上的山東列國就是抱着這種心态,眼見着秦國吞了這國滅掉那國才感到心慌,他們卻是因爲之前太多次見死不救将信用透支幹淨,搞到最後誰也不信任誰,有所聯合也是充滿了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搞得最後被秦國各個擊破。
“王上,齊有進取之志。如我與荀大戰,齊襲荀攻占城池,或會使荀人輸而不服。”崔杼在朝會之後私下找到呂武,提出了上述的擔憂。
現在的态勢是漢國看着很強大,中行吳絕對有私下聯絡諸侯想要聯合抗衡,遭到了拒絕或是拖延,不得已才進行全國動員。
即便是中行吳真的拉出了五十萬人的隊伍,他也沒有可能将五十萬人全部投入到與漢國的會獵,防着齊國、魯國、曹國和宋國是必定會做的事情。
所以了,中行吳拉起來的五十萬人,頂多拉其中的四十萬左右前往與漢軍會獵,其餘的人馬一定會放在與列國的邊界處。
漢國的鄰居不多,東南邊與楚國相鄰,西南邊攻占古蜀國之後有着太多叫不上名字的民族,西北邊是狄戎,正北面是樓煩。
當前漢國對蜀地和樓煩那邊搞得是“聯防”機制,也就是當地的漢人亦兵亦民。
另外,呂武率軍東出之後,會有呂陽先期帶着兩個“師”和一些騎兵去“呂梁”駐防。
考慮到楚國現在内部的問題很大,漢國還是給駐紮三戎區域的兩個“師”抵禦楚軍可能北上的任務。
不過,總得來說楚國現在應該不會主動招惹漢國才對?他們真的要有所行動,該是漢國與荀國的會獵進入關鍵的時間段了。
那幾乎是必然的事情,并且不止楚國會有動作,目前有實力幹點什麽的列國都會進行幹擾。
道理簡單又直接,有點實力的諸侯都不會願意看到新的霸主誕生,以前隻是晉國都搞得大家挺難受,真讓漢國和荀國分出勝負再進行整合,諸夏就真的要進入到“大一統”的曆史進程了。
“齊有晏嬰,此人堪有管夷吾之才,不可小觑。”崔杼對晏嬰的評價很高。
呂武當然不會小觑晏嬰。
那是一個能把齊國從滅國邊緣拉回來的人,尤其隻是花十來年的時間重新讓齊國在山東那邊成爲無可争議的區域性強國。
“如晏嬰果真有才,我料他當必趁此良機謀求吞并周邊小國,行悖盟攻魯之舉。”呂武說道。
目前山東那邊的國家還挺多的,以齊國的實力吞并小國沒有什麽難度,之前麻煩的是有強國不允許齊國去那麽幹。
漢國跟荀國展開大戰,等于荀國不再會威脅到齊國,要是晏嬰足夠聰明就會找魯國進行約定,齊國吞并哪幾個小國,魯國又是吞并哪些小國,各自吃得滿嘴流油的同時,齊國已經在準備對付魯國了。
畢竟,齊國跟魯國的矛盾本身就不小,完全是因爲荀國表現得太強勢,再有衛國遭到滅亡來刺激兩國,才讓他們面和心不和地走到一塊,不代表互相之間真的就成爲永遠不再互相侵犯的好朋友了。
崔杼一想,齊國還真的極可能會那麽幹,不由感概道:“大争之世,無所不爲。”
也就是現在的各國權貴還沒有适應時代産生變化,否則絕對沒有不入流小國的生存空間。
曆史上的衛國爲什麽能活到其餘強國都滅了還依舊存在?起初是衛國夠慫,誰去攻打都能幹脆利索地投降再割地賠款,大家見衛國這麽識相,搞到都不好意思去欺負,将衛國當成“取款機”也就行了。
到後面,衛國一再給各個強國輸送人才,國防實力缺失之下,前往各國的衛人得到重用,列國看在某人的份上就更不好将衛國滅了,一直發展到滅不滅衛國都一個樣,才讓衛國能夠存在下去。
現在那些不入流的小國,一來無法給強國輸送人才,再來就是不存在什麽值得考慮的香火情,同時沒有了一個維護秩序的帶頭大哥,能不能活着完全是看運氣。
出征的事情沒有那麽簡單,盡管呂武早就在做準備,臨出發前還是需要做多手準備。
在某一天,呂武來到郊外進行閱兵,也是送一送要前往“呂梁”的呂陽。
“此去不知經年,不可以太子之軀,再行親自沖陣之事。”呂武已經得到了呂陽交上來的作業,感覺也就一般般,才有了呂陽會去‘呂梁’的安排不變。
呂陽恭敬應了下來。
“我知你絕無常駐可能,若對樓煩用兵,且先考慮漢與荀大戰,有無兵力再援北疆。”呂武又說道。
呂陽欲言又止,最終又是應道:“諾!”
這算什麽事嘛!
所以,呂武就要說重話了,問道:“若因你而使局勢失控,可知将有何處置?”
“孩兒必将審時度勢,不行禍害大漢之舉。若因我而勢敗……,臣唯有……”呂陽的肩旁被呂武重重地拍了一下。
一些事情可以想,卻是絕對不能用嘴巴說出來。
怎麽着?呂陽要說自己搞砸了,要一死謝罪嗎?這話真的說出去,是逼呂武當場把呂陽的太子位撸了。
呂武的心态很複雜,既有作爲一國之君對太子的失望,又有作爲父親不想完全放棄孩子的舔犢之情,選擇了等待事情後續。
“父親,我與政兒說說話。”呂陽請示道。
能怎麽着?
父親五十八歲,兒子四十二歲,相處起來不會有太多的溫馨了。
呂武主要是來閱兵,給予将士進行鼓勵,送呂陽隻是順帶的。
而呂政則是前來送即将出征的父親,暫時沒有資格對軍隊邀攏人心,能出現在這種場合已經是呂武給予的優待了。
做完了必須做的事情,要前往“呂梁”的軍隊開拔,呂武沒有逗留等待呂陽出發,更沒有等着呂政一塊回城,帶着隊伍先行離去。
而在兩個月後,又有大軍來到“長安”城外接受檢閱,呂武這一次帶着呂政一塊檢閱部隊,随後留下呂政監國,率領大軍出函谷關而去,爲“四晉歸一”事業而奮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