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呢!
這種場合,搞出這麽個場面。
不過,好像也有點理由?
智盈的姐姐會嫁給呂陽,算起來呂武也就是智盈的長輩,喊聲“叔父”是很合情合理的。
關鍵問題在于中行偃在場,智盈的很多荀氏長輩也都在,要行禮也該是智盈先向那些荀氏長輩行禮才對的。
智盈又被智罃帶着分别向士匄、魏琦和趙武行禮。
輪到趙武時,智盈一樣以長輩稱呼之。
老智家跟老趙家是正式的聯姻,不像跟陰氏隻是訂婚,智盈對趙武執晚輩禮顯得更加理所當然。
一系列的禮行下來,可算不把呂武完全架起來了。
那麽就能視爲智罃是用這樣的态度,拜托幾個卿位家族以後有機會多照顧一下智盈。
有一說一,照顧什麽的不會完全沒有,一旦出現競争則不會有半點的客氣,到時候真的誰都别怪誰。
智朔是英年早逝,導緻葬禮方面沒有舉辦“全禮”,隻是走了一部分的流程。
這種習俗到現代都依然在流行,隻有壽命正常的耗盡才會走全套禮節,歲數越大葬禮則會越熱鬧,不到歲數卻逝世則一些禮節不應當舉行。
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事情發生在智罃身上,使得本來就有暮氣的老人變得更加暮氣沉沉。
葬禮結束之後,智罃又是帶着智盈對來賓進行答謝。
小家夥不像剛開始那麽像模像樣,變得會哭也會鬧。這樣對于一個隻有兩歲的幼童來說才是正常,全程保持有禮有節絕對要被視爲妖孽。
一些該離開的人在葬禮結束後要識趣地離開,有些人想走卻是走不了。
倒不是什麽受到劫持,純粹是得到明示再走就是不給老智家面子。
“繳獲何時贈予君上?”魏琦問道。
呂武是歸師到半途得知智朔逝世的消息,大部隊被丢在後方,自己則是帶上必要的護衛力量加緊回國。
他這麽幹其實也是在展現态度,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視與智朔的交情不一般。
而事實上,他跟智朔的交情也的确不錯,曆來沒什麽矛盾,還有過不少次良好的配合。
陰氏和魏氏的這一次聯合西征進行了将近五個月,其中有三個月是花在行軍路途上面,隻有兩個月的時間在秦國境内橫沖直撞,一邊探索遊牧狀态的秦人部落以及尋找義渠人。
總的來說,他們這一次西征非常順利,隻是因爲秦人被迫幹了“堅壁清野”導緻收獲不算多。
堅壁清野需要打個引号的原因在于,秦人并不是主動破壞一些生活設施,乃至于是在所有水源投毒,他們純粹是無力修複之前被破壞的各種東西,人本來就是集中向有城牆的“邑”或“城”。
而一些“邦”早在呂武的兩次入侵下被劫掠,人口大量被擄搞得連農田的耕作量都十分稀少。
所以,不要看呂武這一次的西征繳獲不多,對秦國的打擊則超乎想象的大!
魏琦已經知道西征的大體經過,以一個春秋人該有的思維,認爲對秦國的打擊已經能夠暫停。
“歸‘新田’再予罷。”呂武先回答,再提問道:“明歲西征,魏氏同行否?”
魏琦立刻一臉的驚訝,說道:“已難有收獲,不待秦人複蘇?”
說來說去,春秋進行戰争很少會奔着占領土地而去,他們想要的是立刻能拿到手的收益,比如各種資源以及人口,還有戰敗國的賠償。
這個并不是春秋人看不到占領土地的重要性,比較關鍵的是目前需要建立據點才能守住某塊區域,不是畫條線再吼一嗓子就算自己家的,導緻占領土地的投入成本會很大。
受于人口的制約和生産力的限制,任何國家都辦不到占領一塊區域就大肆建城,出動軍隊攻打敵國再實施占領的成本,也比去占下一塊無主之地進行開發的麻煩更多。
畢竟,土地是從敵人那裏搶奪,要防止敵人來重新搶回去,哪怕是時不時來報複也是一件沒人願意承受的事情。
所以,以其費勁又費力地一再跟誰較勁,明顯尋找合适的無主之地更香一些。
而呂武的思維跟春秋中葉的人不一樣!
他看到的是秦國明顯撐不住了,一下子打死辦不到,攆着秦人向西遷徙則很有可能,怎麽可能放棄繼續打擊,必然是要趁他病要他命啊!
魏琦聽到呂武明年還是要出兵西征,想了想說道:“如此,魏氏出一“師”罷?”
如果不是礙于情面和維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魏琦覺得明年的西征也許會虧本,一個“卒”都舍不得再派去西征。
呂武說道:“我留一‘師(騎兵)’于秦地尋放牧人。今次亦得知秦庭有意征讨烏氏,絕不可任之使之。”
沒有被改變的曆史,烏氏一直到戰國末期才被秦國所攻滅和吞并。
這個“戰國末期”應該是在秦昭襄王那一代?
呂武并不是那麽熟知曆史,也就不知道自己把秦國逼得太狠,導緻秦國對烏氏的攻略提前了兩三百年。
跟絕大多數晉人一樣,魏琦壓根不知道烏氏是個什麽玩意,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倒不是魏琦完全沒聽過烏氏,他記得趙武提到過一次烏氏,隻是沒講明白烏氏到底是個什麽構成。
他問道:“你欲盟烏氏以拒秦?”
這是個委婉的說法,直接說呂武想摟草打兔子将烏氏收拾掉多好。
呂武笑着說道:“烏氏太遠,需先驅逐義渠。”
沒正式接觸過義渠人之前,呂武原以爲義渠就是個遊牧部落聯合體,真沒想到義渠實際上處在半遊牧半農耕的狀态。
這樣好啊!
攻打起來收獲更多,俘獲的一些義渠人都不用再從零開始教種田啦。
他倆在這邊低聲交流,旁邊不是完全沒人。
坐得比較近的趙武就很努力地在傾聽,隻是由于聲音太小,好多詞句聽着模糊,依靠連蒙帶猜和腦補,琢磨出一個大概。
要不是太過于冒昧,趙武真的很想湊過去,再商讨一下趙氏跟随陰氏、魏氏一塊西征的可行性。
這個并不是趙武看到有利可圖就想上,單純是晉國的局勢沒正常過,韓氏給失去了卿位,導緻趙武想試一試能不能來個左右逢源。
鑒于趙武跟陰氏、範氏、智氏都是姻親,等于也跟荀氏、中行氏有點連帶關系,完全能夠實際地操作一下。
上次的安排是趙氏跟範氏、智氏一塊負責南邊,有的是機會跟範氏和智氏處好關系,主要封地換到南方再想跟陰氏和魏氏接觸的難度得到了增加。
另外一邊,中行偃跟士匄湊近了在嘀嘀咕咕,無法從臉色看出在讨論一些什麽。
他們的交談在智罃帶着智盈和智起過來,不得不暫時停下來。
“智氏遭此不幸,老夫白發人送黑發人,宗子年幼難行。”智罃講了開場白。
現在,智氏已經排除了智朔他殺的可能性,等于接受智朔是自己犯病緻死的結論。
不拿智朔的死來做文章,肯定不單單因爲中行偃跟智氏的關系擺在那裏,更大的可能性是老智家完全折騰不起了。
智罃繼續說道:“國事艱難,内動蕩頻頻,外虎視眈眈,老夫多言,諸位且聽之。”
長篇大論講得非常複雜。
首先表達的意思是,晉國内部真的不能再亂,要不很可能要一塊去東北玩泥巴啦!
晉國的東北是哪?太行山呀!
一旦被逼到去太行山,等于晉國面臨亡國局面,誰都落不到什麽好。
楚國是一個無法避免被談起的對象。
近些年來楚國一直保持攻勢,要不是晉國在“鄢陵之戰”獲得勝利,說不定楚人已經不止一次飲馬大河了。
晉國想要跟楚國抗衡,需要有一個能夠精誠合作的内部環境。
智罃一邊說一邊觀察幾個“卿”,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将每一個人的反饋記在腦子裏,事後再慢慢地進行品讀。
在場的“卿”隻是安靜聽智罃講話。
他們心裏的想法有可能一緻,想的是智罃早幹麽去了,擔任元戎時光顧着扒拉東西給老智家,卸任了再來講那些屁話。
團結絕對不是光靠嘴巴來說,看得是各個家族願不願意遇到利益相争保持克制,别搞那種動不動就召集軍隊開戰的事。
對于晉國的卿位家族而言,遇事就召集軍隊備戰卻是已經形成一種本能。
而這是趙氏、栾氏和郤氏滅亡給他們帶來的經驗教訓,深怕召集軍隊的動作慢了來不及,遭到一個滅頂之災的下場。
卿位家族這樣的舉動又帶動其餘中小貴族容易情緒緊張,有點什麽風吹草動其它沒想,第一個反應也是召集軍隊準備自保或搞事。
智罃說得無比真誠,衆“卿”卻是越聽越不耐煩。
不要怪這些“卿”有這種心理反應,主要是智罃的屁股本身就不幹淨。
想說教啥的?前提是自身要幹淨,再來就是有足夠的威望。
而智罃不但渾身不幹淨,老智家目前的狀況也足夠堪憂,也是衆“卿”足夠給面子才能安靜坐着聽了,要不誰站起來提起智罃的黑曆史,一定會讓智罃吐血三升。
智罃當然發現有“卿”很不耐煩,導緻自己的心情變得很是抑郁,看中行偃時的目光就不免帶着嫌棄了。
在他看來,但凡中行偃能壓得住其餘的“卿”,會有“卿”敢表現出不耐煩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