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官兵沒偷懶,也沒撒謊。工程進度比預期的慢了許多,責任不在其他人身上,而是在卡爾森。
簡單的說,在安排任務的時候,卡爾森沒有考慮周全。
這就是,建造工事的地點并不理想。在工事的最底層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而且根本看不到底的坑洞,由此導緻工事的地基不穩,也就使得接下來的施工受到了影響,甚至得推倒重來。要知道,這是軍事工事,不是民用設施。再說了,即便是民用設施,地基不穩同樣會出現質量問題。如果因爲建造質量不達表,導緻軍團在戰鬥中遭受嚴重的損失,施工的負責人就要負全部責任,嚴重的還會遭到懲罰。更重要的是,如果工事沒修好,就很可能在遭到猛工的時候被敵人摧毀。
見此情形,卡爾森很是頭大。
施工時間本來就很緊張,現在又出了質量問題,确實麻煩。
其實,這不是第一個出了質量問題的工事。
在來這裏之前,卡爾森已經處理了幾起類似的情況,而唯一的辦法就是推倒重來,絕不能因爲趕時間忽視工程質量。
現在,也隻能返工。
顯然,這得耽擱不少時間,至少這座工事需要多花半天時間,也就意味着這支施工小隊在規定的時間内能完成的工事比預定的少了一座。如果算上其他地方的問題,現在的人手根本不夠用。
想着這些,卡爾森忍不住歎了口氣。
雖然知道抱怨沒有用,但是卡爾森依然忍不住暗自埋怨。
卡爾森知道,這事怪不了别人,是他自己太過疏忽大意,竟然忽略了任何一名工程人員都不應該忽視的關鍵問題。
這就是,地質結構。
雖然礦渣性是一顆行星,不管是質量、還是尺寸都很普通,沒什麽特别的地方。但是礦渣星與類似的固體行星有很大的區别。這就是,在被廢棄之前,礦渣星已經被無節制的開采了兩百年。雖然沒有确切的統計數據,但是根據相關記載。瘋狂的開采行爲至少導緻礦渣星損失了百分之十五的質量。
這是個什麽概念?
換成其他任何一顆星球,早就因爲損失如此多的質量所導緻的引力場改變而崩塌了。礦渣星沒有崩塌,并不是因爲地質構造特殊,而是在瘋狂開采的時候,爲了确保安全。礦工用各種方式加強礦道,由此使得礦渣星内部成爲典型的蜂窩結構,也就更加牢固,沒有因爲質量損失而坍塌。
隻是,這種非自然産生的構造無法長期維持下去。
說白了,人造設施都有使用期間。
更重要的是,礦渣星的繁榮沒有持續多久,而且在資源開采完之後就被廢棄,至今已經有數千年了。
什麽樣的人造建築能夠存在數千年?
就算有,也算不上牢固。
更何況。當初加強礦道,隻是爲了能夠安全的開采資源,在大規模開采的時候,再大的礦脈都會被迅速開采完,因此在加強礦道的時候,根本沒做長遠打算,也不會有人傻到花大量金錢把礦道加強到能夠維持數千年。
礦渣星上的礦道至今還在,隻是因爲在過去數千年裏沒受到破壞。
簡單的說,現在的礦渣星其實就是一顆散沙般的星球。雖然不會因爲一點點的外來擾動就坍塌,但是當外界作用過于明顯的時候肯定會引發地質災難。地基坍塌其實隻是最小的地質災害。
這就是卡爾森忽視的問題。
其實,嚴格說來,責任也不在卡爾森身上。
這就是,艦隊司令部提供給卡爾森的資料根本不準确。全都是幾千年前的,而卡爾森正是根據這些資料做了建設規劃。顯然,幾千年前的礦渣星根本不是現在的樣子,也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隻是,卡爾森依然在自責。
他不但是一名工程部隊的軍官,還是一名地質專家。任何搞工程的都得懂地質。而且絕對算得上專家。就算艦隊司令部提供的資料不準确,做爲一名專家,卡爾森也應該提前想到這些問題。更何況,做爲工程部隊的軍官,更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要知道,軍團作戰毫無規律,在陌生地點安營紮寨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因爲不了解當地的情況,就導緻在建造營地的時候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顯然說不通。再說了,司令部的指揮官肯定不會因此認爲工程負責人沒有責任。
當然,責任是責任,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彌補。
還好,卡爾森經驗豐富。
其實,現在遇到的問題隻是暫時的,等到營地落成,這些問題都将煙消雲散。
這就是,隻要營地落成,準确的說是用來維持營地的那台大型原能轉換器到達,并且開始運轉,就能利用原能來穩固地基。如果有必要,甚至能制作一個巨大的能量屏障把整座基地保護起來。在能量屏障的保護下,就算地基不穩也不是大問題,因此現在遇到的這些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隻是,營地能在什麽時候落成?
按照标準程序,要在外圍防禦建起之後,艦隊才會把維持營地正常運作的大型原能轉換器送過來。這個建造程序有其道理,即隻有完成外圍防禦部署才能确保營地的安全,也才有可能完成全部建造工作。如果外圍防禦部署不到位,那麽在建造營地的過程中就沒有任何安全性可言。
此外,大型原能轉換器極爲昂貴。
能夠維持一座能夠支持一百個軍團的要塞級軍營的,隻能是sss級原能轉換器,即便是雷淩族,也沒有富裕到能夠随意使用sss級原能轉換器的程度。更何況,維持一座軍營所需要的不隻是大型原能轉換器,還有很多配套設備,比如用來制作能量屏障的發生器,生态系統等等。要想把大型原能轉換器的價值發揮出來,就得把這些設備一同送過來,而且得同步完成安裝與調試。簡單的說,建造一座要塞級軍營所耗費的資源跟建造一艘同等級别的戰艦相當,甚至更多。
外圍防禦工事沒有建成,艦隊司令部未必會把原能轉換器等設備送過來。
也就是說,卡爾森首先得完成外圍防禦工事。
當然,也不是沒有商榷餘地。
這裏是礦渣星,遠離前線,而且沒有居民,也就沒有危險。軍團的标準建造程序是針對戰争,并不針對和平時期。既然這裏沒有敵人,也就用不着太在乎外圍防禦部署,提前安裝大型原能轉換器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再說了,如果确實需要這座營地,艦隊指揮官肯定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爲難卡爾森。
說白了,爲難卡爾森不會有任何結果。
如果卡爾森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那麽派其他任何人來也是一樣。問題是現實存在的,隻能想辦法解決。
仔細思索一番之後,卡爾森做出了決定。
在讓工程人員做好返工的準備之後,卡爾森啓動了随身攜帶的通信設備,向艦隊司令部彙報了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包括提前把大型原能轉換器等設備送來,讓營地盡快運作起來。
其實,這也是卡爾森最大的權限。
雖然他是這裏的工程負責人,也是這三個軍團的工程部隊的最高指揮官,但是他隻是一名中級軍官,最多隻能向艦隊司令部反應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以他的身份,還無法直接向艦隊指揮官彙報。
這也可以理解,如果任何一名中級軍官遇到麻煩都去找艦隊指揮官,就算是萬羅戰皇坐鎮指揮,也會忙得頭昏眼花。按照艦隊的指揮程序,卡爾森反應的問題會由艦隊司令部的參謀軍官做評定,然後發給負責相關事務的高級參謀,而高級參謀将根據評定級别,也就是緊要度依次處理。隻有特别重要的事務才會轉交給艦隊指揮官,由艦隊指揮官拍闆。一般事務根本到不了艦隊指揮官那裏,在艦隊司令部就處理好了。雖然程序有點複雜,但是依靠強大的光腦與衆多的參謀,基層部隊指揮官反映的問題會立即得到适當處理,隻是能否及時得到回複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不管怎麽說,卡爾森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當然,他也相信,既然建造軍營的事情如此重要,那麽他反映的問題肯定會受到艦隊司令部的參謀重視,說不定會被送交到艦隊指揮官手上。隻要艦隊指揮官依然認爲有必要在這裏建造軍營,就會立即給出回複。當然,所謂的“立即”并不是馬上,而是不像一般事務那樣等上一段時間。
也許,就這幾天吧。
想到這,卡爾森忍不住苦笑了起來。
一千年的和平盛世,讓所有人都懈怠了下來。如果是在一千年前,也就是第五次格林尼治戰争中,這樣的問題會馬上得到處理。在一些重大會戰中,高級指揮官甚至會親自處理基層部隊軍官反映的問題。
隻是現在,卡爾森隻能耐心等待。
當然,在這幾天裏,他指揮的工程部隊還能完成一些工事的建造工作,到那時候外圍防線也差不多成形了。
感歎歸感歎,卡爾森沒有耽擱多少時間。
這隻是一座工事,在軍營的環形防線上還有數百座類似的工事,卡爾森并不打算在這裏逗留。
隻是,當他準備離開的時候,地面震動了起來,而且極爲猛烈。(未完待續。)